承德程序員翻牆被沒收百萬余元收入 IT圈震驚
(德國之聲中文網)9月24日一名居住在河北承德的程序員發帖表示,自己為境外公司工作,通過翻牆登陸Github以領取公司任務。當地公安局認定他的行為是“擅自使用非法定信道進行國際聯網”,對其處以行政處罰——罰款200元,沒收“違法所得”105.8萬元人民幣。
此事件使得所謂“非法翻牆”再度成為熱議焦點。官方媒體《環球時報》前主編胡錫進25日發微博表示,這一處罰值得商榷。他強調,捍衛本國互聯網的獨立自主,並不意味著與國際互聯網完全隔絕。他指出,隨著全球化在互聯網領域的推進,中國有大量人員需要借助國際互聯網開展工作,但是由於那些和“國際互聯網”連接的渠道有限,一些人還是通過各自方法“翻牆”上外網開展工作。
胡錫進稱處罰“值得商榷”的帖文被刪
胡錫進認為,承德這位程序員大致應該屬於這種情況。如果他只是去外網編寫軟件,不涉及政治和意識形態的問題,那麼這個處罰就頗為值得商榷。他呼籲有關部門在當前中美關系緊張的背景下“最大限度地保持冷靜,基層管理部門不要遇到民間涉外的情況就緊張,不要有管理涉外越嚴格越正確的認識”。
不過他的這條微博已經被刪除,但是“新浪熱點”官方微博9月25日綜述胡錫進觀點的微博(截止記者發稿時)仍然存在,並且得到了1萬個點贊,下面的800多條評論也可以瀏覽。
其中熱度第一的評論寫道:“好一個‘非法所得’,那大量明星都有YouTube賬號,推特賬號,還發廣告,怎麼不查。”另一位網友諷刺道:“老胡為啥可以上去啊?有什麼秘訣嗎。”此外還有網友諷刺中國宣稱要建設的“互聯網強國”其實是“互聯網牆國”,並且是“遙遙領先的牆”。
作為官方報紙前主編的胡錫進本人也是“翻牆”上外網的一員——他在社交平台X(以前的推特)的個人賬號擁有50多萬粉絲,並且仍在定期更新。除此之外,包括黨報《人民日報》在內的一些官方媒體,以及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等在內的官員也都擁有X賬號並且關注者眾多。
照此為例 中國IT圈可以被“清零”了?
在“知乎”上面,有關承德程序員被罰事件的討論也十分熱烈,相關話題的瀏覽次數已經接近500萬,網友的回答和討論數量接近800條。排在最上面的一條熱門回答寫道:“就經常覺得老胡是真友軍,本來壓熱搜還來不及,結果老胡一個微博大伙全知道了。”
另外一條點贊數量也很高的回答寫道:“翻了當事人的信息。看起來是合規合法的工作。我是很感動的。當地本來可以直接明搶的。果然現在是依法治國,找到了法律依據。我建議當地警方擴大調查範圍。全國至少一億人滿足罰沒違法收入的標准。人均罰沒三五十萬違法所得,分分鐘讓河北財政收入趕英超美。”
還有網友表示,這件事情已經震驚了IT圈,因為按照這個案例來說,“中國的IT行業應該可以基本清零了,無一漏網,都能罰沒。”
承德這個程序員“非法”上的GitHub,是世界上最大的代碼托管網站和開源社區。截至2023年1月26日,已經有超過1億開發人員使用GitHub。根據當事人自己的答辯狀,他的工作是是登陸 GitHub 領取公司任務,進行代碼編寫、在售後網站上回答用戶問題、使用 Zoom 視頻會議軟件開會、遠程協助等。
他也多次表示,訪問 GitHub 網站和公司的售後支持網站並不需要翻牆,編寫代碼在本地電腦上完成也不需要翻牆,但“這些解釋沒有被采納”。這名在GitHub上賬戶名為“maliming”的程序員表示,自己將在10月提起行政訴訟。
根據他披露的承德市公安局雙橋分局下發的行政處罰決定書,其處罰依據是《中華人民共和國計算機信息網絡國際聯網管理暫行規定》第六條和第十四條、《中華人民共和國計算機信息網絡國際聯網管理暫行規定實施辦法》第七條和第二十二條第一款。這兩部法規是1997、1998年頒布施行的,雖然那時候還沒有“翻牆”這個概念,但是被廣泛地用於處罰“翻牆”行為。
(綜合報道)
©2023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