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書】北科大籌資修復維運 活化建國啤酒廠古蹟與歷建之路不變

【投書】北科大籌資修復維運 活化建國啤酒廠古蹟與歷建之路不變 233
【投書】北科大籌資修復維運 活化建國啤酒廠古蹟與歷建之路不變 233

林寶彰/國立台北科技大學菁英會理事長

紛擾多時的臺酒公司與台北市政府合作的「台北啤酒工場工業區變更為特定專用區、道路用地主要計畫案」(以下提案計畫簡稱為:「啤酒文化園區案」),隨著2023年10月31日內政部都計委員會議第1044會議決議:「照准台北市政府申請」撤案,「啤酒文化園區案」正式宣告變泡影。於行政院召開會協調後決議將,產權屬國有財產署的市定古蹟-建國啤酒廠(以下簡稱:建啤)和歷建的土地,撥予國立台北科技大學當作校園;同時,北科大也必需自籌經費,執行台北市通過的 「直轄市定古蹟『建國啤酒廠』暨歷史建築『釀造大樓、儲酒室、包裝工廠』修復再利用計畫」,修復並維管營運,現地上既有的古蹟和歷史建築,北科大活化酒廠古蹟與歷建之路不變。

「台北啤酒工場」建於1919年,工場區內的建國啤酒廠本體,已核定為市定古蹟,及三件歷史建築。目前,台酒公司將把原有東西兩大區塊土地,進行分割,將東側的台北啤酒工場上附著市定古蹟-建國啤酒廠(以下簡稱:建啤)和歷建分割33.85%土地,撥予國立台北科技大學(簡稱:北科大)當作校園用地。至於,西半部台酒公司原計畫變更工業用為特專用地,興建臺酒公司企業總部和觀光飯店一案,則懸而未議。

針對台北啤酒工場都更與文資保存,地主臺酒公司與台北市府,自2014年開啟捐地捐古蹟換取增額容積價金之都更計畫,歷經台北市都委會於2017年8月3日及內政部都計委員會於2018年10月2日先後兩次會議,討論「台北啤酒工場工業區變更為特定專用區、道路用地主要計畫案」,內政部都計委員會最後決議:「請將協議書納入主要計畫後,再報核定公告實施」。同年10月29日台北市府都市發展局與臺灣菸酒公司共同舉辦「台北啤酒工場未來發展構想發表暨簽署合作協議」記者會。主持當日MOU簽署記者會的台北市副市長林欽榮於當日在其個人臉書貼文指出: 「臺酒公司將捐贈佔總面積40.5%(2.11公頃)予台北市政府」。至於捐地用途與台北市政府回饋給臺酒的增額容積收益部分,文中並未提及。

此後,雙方正式協議書遲遲未公諸於世,也未再送都市計畫使用分區變更提案至內政部審議,最後一哩路的「法定程序」未完成。主要雙方認知落差點在於:一、增額容積價金收益進市庫?或是直接予台酒作為復繕營運文資之經費?二、文資經營權依法必須公開招標,無法直接委託予臺酒公司經營;三、公園用地上古蹟和歷史建築修復完竣後,捐贈市府,修繕費用應由台酒公司自行負擔;但,台酒堅持現況捐贈。於2018年12月底,兩造合作瀕臨破局邊緣,一直沒有談冗,只有捐贈40.5%作之土地予台北市政府是確定的。

2020年4月,柯文哲市長同意撥予北科大作為校園,正是台酒公司承諾捐贈台北市政府的範圍,本來即是涵蓋了古蹟和歷史建物。因為這個變化,台北市都發局也向台酒公司提出「北科大專用地案」,且古蹟歷建由台酒自行維運,不需要捐贈給台北市政府,但,臺酒公司無法接受,雙方協商再度觸礁。其後2020年7月和9月台酒公司副總經理廖志堅先後接受新聞媒體訪問時,也都有提及撤案、暫停捐地行動。

實際上,台酒公司與北市府的「啤酒文化園區案」從2018年12月底至2020年9月,呈現破局停滯狀態,都市計畫變更一直未完成。

停擺近3年,無新進度陷入僵局,直至2023年5月行政院召開「研商臺北啤酒工場都計變更及北科大校地問題」會議,釐清雙方原案問題所在後,台酒公司和台北市政府雙向行文,要求捐地案撤銷及同意撤銷。取而代之的是「變更臺北市中山區都市計畫(配合台北啤酒工場保存與活化使用)工業區為大學用地及道路用地主要計畫案」,將臺酒公司已經移轉給國有財產署附著有建啤廠33.85%土地(包含歷史建築及古蹟)變更為大學用地,由教育部撥予北科大使用,並由北科大負起古蹟建啤廠和歷建的修復營運之責,發揮古蹟活教材與創新大八德商圈之能。

照片來源:CNEWS匯流新聞網資料照

《更多CNEWS匯流新聞網報導》

【投書】正義的陰影:政府犯錯了,難道不應該補救嗎?

【投書】國會改革覆議案曝光台灣政治正陷入怪圈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以上內容為第三人投書,不代表本刊立場,讀者請本於客觀事證自行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