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自身——股神巴菲特通脹危機中的財富自保秘訣

上海菜市場
中國2021CPI指數增幅雖然不大,但生產者消費指數PPI則漲幅驚人

近來,全球各地一些看似偶然的現象正在嚴重影響各國民眾的每日生活:中國動力煤價格飛漲等內外因由造成的大規模煤荒、電荒;英國原油和天然氣價格飛漲造成入冬前的能源危機;美國和歐洲除繼續經受疫情挑戰外,所面對的芯片缺、勞動力缺和原材料價格飛漲等挑戰也日益嚴峻。

越來越多的專家在談到這些看似局部的問題時開始將注意力聚焦在「通貨膨脹」這個很多年輕一代可能已經不很熟悉,但在冷戰或甚至1980和1990年代曾被視為「洪水猛獸」的經濟術語。

世界史上一些最惡性的通脹事件曾導致戰爭、革命和生靈塗炭。據美國加圖研究所(Cato Institute)的有關研究顯示,歐洲歷史上第一例有記錄的惡性通脹據信是法國大革命前夕,當時法國每月通脹率達到143%。

20世紀歐亞美先後有記載的惡性通脹有17次,其中包括二戰後中華民國政府希望透過印鈔而支付戰後重建需求所引發的惡性通脹。有不少學者認為那次通脹所引發的全國性民怨沸騰是國民政府內戰失去大陸的原因之一。

通貨膨脹

根據現代經濟學定義,通貨膨脹是指貨幣發行量超過商品流通中所需要的貨幣量而引起的貨幣貶值、物價上漲的狀況。 通貨膨脹是貨幣流通條件下特有的一種社會經濟現象。經濟學人普遍認為,適度通脹對經濟增長有利,但是過度通脹則會造成負面影響。當代經濟學人普遍認為可以接受的通脹率是不超過2%。

對普通人來說,通貨膨脹現象的直接表現就是身邊所有東西的價格都開始變得越來越貴了——從房租 、水電煤氣、食品、衣服到車票、機票等等;與此同時,人們薪水的漲幅往往趕不上物價漲幅。

美國政府八月公布的統計數字顯示,消費者價格指數CPI比去年同期增長5.3%,而即使是與民眾日常生活關係最密切的核心食品與燃料商品指數也同比增長4%。據專家分析,面對聯邦政府即將推出大規模經濟刺激計劃等宏觀因素,很難「在2022年下半年」之前看到物價指數增幅放緩。換言之,美國普通人家所面對的物價飛漲和消費力縮水至少還要持續一段時間。

在英國,國際能源價格暴漲和脫歐之後勞力、運力短缺,正造成嚴重能源消費危機:國際市場天然氣價格暴漲,在亞洲和歐洲一年漲幅高達6至10倍,再加上英國政府強制限定天然氣零售價格,導致大批中小型煤氣公司倒閉,而這些中小公司所服務的百萬煤氣用戶則面對突如其來的價格飛漲,叫苦連天。

Woman shopping in a supermarket
Woman shopping in a supermarket

對比起美國普通消費者面對壓力,中國同期的CPI指數增幅雖然並不大,但生產者消費指數PPI則漲幅驚人。中國五月生產者價格指數(Producer Price Index, PPI) 比去年同期增長9%,創下近13年來最高,代表國際原材料價格的攀升已給中國製造業帶來極大的成本壓力。已經有分析人士指出,近來開始出現的嚴重煤荒和電荒現象可以看出,一旦國際輸入的成本壓力最終轉移到民生商品的售價上,中國民間也很難避免惡性通脹危機。

台灣消費者近來也開始感受到通脹壓力。台灣《經濟日報》近日就曾發表社論稱,多數民眾感受到菜價、油價上漲,以及其他許多商品價格上漲所帶來的壓力,薪資卻長期停滯。台灣「主計總處」9月公布的CPI指數再度突破2%達到2.36%。2%是國際經濟學界一般認為可以接受的通脹上限。

巴菲特
巴菲特

消費者通脹自保三大辦法

提起應對通脹話題,專家通常給與的第一大建議就是購置房產和貴金屬避險。因為房地產和貴金屬均為有限資源,在貨幣供應過量和物價普遍上揚的時候,這些有限資源會起到所謂「保值」作用。

第二個建議就是將迅速貶值的現金轉變為低風險但回報高於通脹率的投資產品。因為在全球銀行存款利率普遍低於通脹率的時候,存有的現金會很快貶值。

在眾多建議中,被譽為股神的美國投資人巴菲特有自己的獨到見解。他認為每每遇到重大金融和通脹危機,其實最好也是最可靠的辦法是「投資在自身」。

早在2008-2009金融危機期間,巴菲特就曾在一次投資人大會上表示,每個人最大的財富是自己,危機時最可靠的投資目標也是自己。他認為投資自身的身體和精神健康,投資自己的知識儲備和技能訓練,就等於為未來夠創造更多財富奠定了基礎。

巴菲特說:「如果你是最好的教師,最好的外科大夫,最好的律師,那麼不論最終貨幣的價值是什麼,你都會從國民經濟的大蛋糕中獲得你應得的一塊」。

他進一步解釋說,靠人不如靠己,人們應該身逢亂世而心不亂,不斷增進自身各方面能力。

當然,作為當代股神,他也補充說,在投資自身的同時,如果真正認識和了解一家優秀企業,那麼投資這家企業也會最終是一個好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