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凝血藥 防心房顫動造成腦中風

想預防心房顫動造成的腦中風,以往多使用傳統抗凝血藥物(Warfarin),雖能降低缺血性腦中風風險,但副作用為容易增加出血風險,最嚴重則為腦出血,且一旦發生腦出血副作用死亡率可達50%。林口長庚紀念醫院心臟血管內科系醫師詹益欣表示,新型口服抗凝血藥物的出現,大幅改善傳統抗凝血藥物Warfarin治療上的限制。 根據衛福部106年公布的國人十大死因中,腦血管疾病(中風)位居第4位,最常見的為缺血性中風,占了中風比例的7成。約每6位腦中風患者,就有1人是因心房顫動所引起,約每5小時就有1人因為心房顫動而引發中風。 心房顫動盛行率約1%~2%,發生率隨著年齡增長亦隨之提高,65歲以上發生率為5%,80歲以上成長為10%,推估在台超過23萬~46萬名患者。隨著台灣進入高齡化社會,心房顫動的盛行率將會越來越高。 心房顫動是心房內不規則電氣活動,使心跳呈現不穩定速度、又快又亂,而這亂跳同時會讓患者出現心悸、暈眩、胸痛等症狀,有些患者甚至根本感覺不到任何症狀;值得注意的是,當心房亂跳時,血液在心房內流速減緩或滯留,就容易形成血栓,當血栓剝落後順著血流達到腦部,造成阻塞,即引發所謂的缺血性腦中風,更可怕的是,心房顫動中風患者比其他型態中風者,住院時間更長,失能狀況更嚴重,死亡率更高。 林口長庚心臟內科醫療團隊並建議,台灣民眾在日常生活上減少鹽份攝取,多吃魚,蔬菜、水果、全穀類食物以及適當運動並維持健康體重等,同時戒菸及避免過量飲酒,均有助於維護心臟血管健康,及減少心房顫動及中風風險發生。同時建議定期自我檢測脈搏,若發現脈搏不規則,就要多提高警覺並及早就醫檢查。 若是確診為心房顫動,務必配合醫囑,依病患狀況採取個人化的心房顫動治療策略,及抗凝血藥物治療,及可享有健康快樂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