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煞英雄:應建立防疫人員信心

中國時報【林宜慧、魏怡嘉╱台北報導】 「重點不在津貼,應在事前對防疫人員建立足夠的信心,加強醫護人員的心理建設」。時任抗煞總指揮、前衛生署長李明亮表示,SRRS期間,他與100多位成員組成的抗煞團隊,每天從早到晚認真工作,他們任何一個人都沒有拿什麼津貼,所以重點不是錢,而是大家有那個使命感與責任。 11年前SARS襲台,人人自危,和平醫院封院隔離,院內卻持續上演衝出醫院封鎖線、趁機跳窗等行動。 疾管署此次研議對照護依波拉病患的醫護人員重金發放「伊波拉風險津貼」,但此舉看在昔日抗煞英雄眼裏,雖表「樂見其成」,但仍覺得此非防疫重點。 前衛生署長李明亮指出,抗煞成功是一大群人及人民一起努力的結果,第一線醫護默默付出不居功,更是抗煞的最大主力。根據統計,當年SARS共有346名確定病例,醫護相關工作者就有103,佔了1/3,這些都是在抗煞過程中不顧個人生死、堅守崗位,默默付出的人。 當年參與抗煞的北市聯合醫院中興院區院長璩大成表示,目前物資上資源充足,但對醫護人員加強心理層面更是重點,在疫情傳入國內之前,就該給醫護人員正面言語、行為支持,津貼算是其中一種支持,更重要的是,在防疫訓練過程中,如穿脫隔離衣物,必須用科學實證告訴醫護人員防護裝備的效果,加強人員信心。 璩大成表示,過去的時空背景與現在不一樣,若不幸伊波拉侵台,應該不會再有類似情形發生,且現在全台6家責任醫院都有訓練一批精良的「海豹部隊」,若疫情延燒到國內,部隊團員會到現場給予照顧、治療及防護措施;醫護人員辛苦照顧病患,補貼津貼是應該的,額外的工作負擔本來就要有回報,應把津貼視為「獎勵」或「補償」。 另一位抗煞英雄、北市聯醫和平院區急診醫學科主治醫師張深港也說,院內的醫護人員平常都已做好演練,照顧病人是應該的,不會因為津貼才留下來照顧,只要該有的設備都有、演練做好,就不須擔心醫護人員逃離封鎖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