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抬學生競爭力 大學紛推跨域多專長

記者黃朝琴/臺北報導

企業需要跨領域人才,大學紛紛開設第二專長、跨領域學程,協助學生融合本科與他領域知識,增加競爭力。臺北醫學大學設立跨領域學院,清華大學推動雙專長和多專長;臺灣大學110學年起推動領域專長課程,過半學系參與提供200至250個課程,修畢可獲得領域專長證書,校方也會輔導企業徵才時,多重視領域專長證書。

北醫大首創成立跨領域學院,並設置跨領域學習中心、創新創業教育中心、數位自學中心等3個單位,全方位推動跨領域學習。院長張佳琪表示,跨領域學習中心主要規劃微學程,包括人工智慧、創新創業、新媒體、社會創新等類別,從2018年至今累積超過1.3萬人次修微學程,平均每學期3 成(約2000名)學生參與。

張佳琪指出,為培養學生終身學習的精神,數位學習中心先前提供每名學生100美元,讓學生到全世界的線上平台修課;今年數位學習中心更與線上平台Coursera簽約,提供每名學生最多可修習4門課,希望培養自學能力和多元興趣。

張佳琪提到,創新創業中心除推動主題式或專案課程,讓具潛力的創新發想,有機會變實體產品,更重要的是養成團隊溝通、合作和領導能力,讓學生跨出同溫層,與不同領域的人交流,學習用不同角度去思考或解決問題,培養勇於挑戰的精神、創新思考與隨機應變的能力。

清華大學教務長焦傳表示, 2006年該校率先以「院學士班」招生,培育學生雙專長,近年更規劃跨院系的學程,培育雙專長及多專長,過去每個學院只有1個院學士班,僅2成學生(約400人)可受惠,現在決定全面推動雙專長,不分科系都可適用,讓更多學生參與。

焦傳金表示,參與雙專長的學生,於本科核心課程外,還可選修其他系的專長學程(約30至36學分),在不增加畢業學分門檻的前提下,讓學生可不用延畢,又能增加第二專長。

焦傳金指出,考量有些學生興趣廣泛或關心的議題,可能涉及多個領域,清大繼雙專長後,再度推出多專長方案,提供15學分的學分學程,學生在就讀的學系專業課程外,還可選修2個不同領域的學分學程,除了有助於學生多面向探索,還可增加多專長的能力。

臺灣大學副教務長詹魁元表示,雙主修或輔系制度讓學生多學一個專業,兩個專長卻未必能整合,臺大110學年起推動領域專長,由各系整合特定領域,規劃12至15學分的領域專長課程。

詹魁元提到,以理工領域為例,機械系、電機系領域廣泛,不同學校的機械系因老師專業不同而有差異,學系名稱看不出來,透過領域專長去界定,才能幫助學生選到最適合的課程,而修習領域專長,也能讓學生對該系有更深認識,同時還可避免盲目轉系。

中央大學教務長王文俊表示,該校105學年起推動第二專長,由各系訂定20學分的專業課程,讓學生選擇適合符合興趣志向的專長課程,第一年30多名學生參與,現在增至近300人,相較雙主修或輔系,第二專長更有彈性,畢業學分不會增加太多負擔,畢業證書可加註第二專長,競爭力加值,多數科系都開設第二專長,除理工學院學生修習其他系專長,也有文學院或管理學院學生跨域修課。

臺北大學教務長蔡龍保表示,該校從110學年起,要求所有學士班入學新生,在畢業前必須修畢並取得跨域學程資格,加上全校必修程式設計課,讓學生具備至少雙專長,各系已聯手開設多項跨域學分學程、跨域微學程、提供外系學生修讀的小輔系微學程等課程,協助學生在本科系專長外,更加系統性跨域學習,同時深入著重與本科的專業連結,提升自身競爭力。

拉抬學生競爭力 ,臺大、清華、北醫大、中央大學、臺北大學等校都推動跨域、多專長。(教育部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