拋棄同溫層外選民 遭反撲

中國時報【周毓翔╱特稿】 時代力量立委「昌神」黃國昌的罷免行動進入第二階段,罷免連署能夠順利進展到此,主要是一群「被忽略的選民」的反撲,在社群當道的現代,黃國昌等政治人物或許能在同溫層被拱為「神」,但拋棄「同溫層」外選民的代價,就是等著被民意反撲。 黃國昌從反媒體壟斷、太陽花時期就成為爭議人物,擔任立委後更是鎂光燈焦點,評價也總是兩極。看在支持者眼裡,黃國昌為勞工哭、為金山萬里人濕身勘災、雄辯官員、踢爆弊案等,彷彿慈悲善戰的「神」,但看在反對者眼裡,同樣行為卻是作秀狡辯的「戲精」。 究竟為何有如此大的觀感差距?其實黃國昌自己也是這個現象的推手之一。在社群發達的現代,政治人物透過社群網站煽動對立者眾,遺忘了作為政治人物的核心價值,是服務所有人民,無論是否挺昌,黃身為選區立委就該照顧好地方選民。 台灣社會長期被煽動對立的結果,就是兩種不同價值的人無法溝通、合作,甚至放棄再溝通的機會。 此次發動罷免的北北基安定聯盟,有教會、反同背景,黃國昌緊咬這點,把罷昌者貼標籤為「反同」人士,卻忽略這些罷免連署者中也可能有挺同或立場中立者,卻因為其他理由看不下去而答應連署。 黃國昌透過貼標籤的手段,意圖把連署團隊打成特定極端團體,如此一來,他就算真的被罷免,他也可以作為一名「挺同烈士」的身分,在同溫層的神壇繼續當「神」。 這種把分化選民的政治人物,儘管可強化支持者對他的熱愛,但被他們「忽略」、「排擠」的另一批群眾,遲早會反撲,「罷昌行動」就是明證。 可悲的是,我國政治人物常煽動立場不同的團體彼此仇恨,在臉書發文狂酸異議民眾,以打擊異議者為樂,卻忘了這些被排擠的人與我們同處一國,且人手一票,「被忽略者」也會用選票制裁拋棄人民的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