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展平權理念 共享共融體驗 「國家兩廳院藝術共融工作坊」側記

特別企畫Feature╱科技+ 藝術共融方程式╱經驗分享

全台各地文化局、場館及藝術團體共130位參與兩廳院藝術共融工作坊。
全台各地文化局、場館及藝術團體共130位參與兩廳院藝術共融工作坊。

共融,到底是什麼?或者,該做什麼?文化部與國家兩廳院於七月十一日共同主辦「國家兩廳院藝術共融工作坊」,正可觀察到文化平權的理念運行,並在過去經驗到當下體驗間找到劇場藝術指向未來的更多可能,再回頭去追問「共融」的理念與實踐。

文字 吳岳霖、林立雄

圖片提供 國家兩廳院

在台灣的藝文發展進程中,身心障礙人士的參與始終是進行式,卻不夠完備;而近年積極發展的共融藝術,不只是對前者的補充,更在深化過程裡繼續拓展領域,包含樂齡、青少年、親子等。本次工作坊既可視為國家兩廳院階段成果的分享,更是以開放的態度面對建言的參與——就如開幕致詞裡,文化部藝術發展司副司長梁晉誌便提及,在政策支援下落實文化平權,讓更多人發現文化的美好、藝術的喜悅;也連結到國家兩廳院藝術總監劉怡汝試圖讓「文化的開放多元與平權」在劇場裡被重視、被討論,呈現彼此交流再到實踐的可能。

「國家兩廳院藝術共融工作坊」分為上午的專題分享、下午的圓桌工作坊與小組分享,以及最後的「輕鬆自在場」示範演出。

專題分享的前兩場,皆是場館經驗。藝術總監劉怡汝以國家兩廳院為案例,提出目前的推動,而香港西九文化區管理局無障通達項目統籌楊慧珊則將重點放在香港西九文化區的通達計畫。最後,則是由近年發展藝文場館無障礙環境及障礙藝術風格的易君珊,就平權核心精神與文化近用現況提出見解。下午的圓桌工作坊與小組分享則分為A、B、C、D四組,包容多種議題的講述與高度參與性讓討論方式不拘一格,講者與學員能夠互為資源,促進更多合作與交流,討論無障礙服務的可能。

本側記分為「專題分享」與「圓桌工作坊」兩部分。「專題分享」的紀錄,將三位講者的講述內容歸類成三項主軸,而「圓桌工作坊」則依不同組別進行觀察。

專題分享主軸一:「共融」在場館發展的定位與現況

無論是國家兩廳院或是香港西九文化區,兩位講者不約而同地以場館發展歷史為起點,呈現「共融」的位置與核心價值。

國家兩廳院藝術總監劉怡汝將二○一八年前的國家兩廳院分成兩階段:一九八七年到二○○三年間的「求生期」,也就是如何去營運劇場與維持運作,而二○○四年到二○一七年間則是如何繼續持續下去的「維持期」。二○一八年起,大型場館陸續成立,特別是國家表演藝術中心之三大場館的落成,讓台灣藝文環境與生態走進新時期。劉怡汝開始思考下一步為何,並回過頭去想:「藝術如何達到生活的必然性,也就是如何進入到一般人、而且是所有人的生活當中,變得不陌生。」因此,「人人的劇場」清楚反映她對「共融」的想像。

相較於國家兩廳院擁有卅餘年歷史,楊慧珊所服務的香港西九文化區仍在建設中。位於香港維多利亞港旁的西九文化區,預計建設多個表演場地、兩間博物館,以及廿三公頃的公共空間。共融、無障礙的理念作為建設核心之一,也就是所謂的「通達政策」,意圖完成的理念是:致力建設一個無障礙、人人共享的文化區,確保所有人都能去參與活動、享受藝術。他們思考的是:到底身心障礙者對我們的文化有什麼要求、什麼願望?得以在不同的發展階段,去回應訴求。

場館發展回應著平權歷史的不同階段。就如易君珊展示當年協助身心障礙者舉牌向國家兩廳院抗議的照片,其中訴求:「我想要看男主角,不要看大柱子」、「我不想因為看戲而骨肉分離」與「我要無障礙的兩廳院」等,已是目前場館建設會留意的環節,她並提出「文化平權、文化近用是時代進步的過程」為觀點。

專題分享主軸二:硬體與軟體的改善,是共融的起點與基礎

劉怡汝認為,硬體設施是共融與文化平權建設上相對簡單的事情。她列舉目前國家兩廳院完成的硬體修繕,包含重新增設、調整輪椅席及鄰近陪同席的張數與位置,也增加國家演奏廳的輪椅席;過去,地下停車場跟一樓並不相連,故增設無障礙電梯;規劃無障礙洗手間、自動門等,視為劇場的「路平專案」。同時,除作為第一個開放導盲犬的場館,也有領位跟視障接送。軟體方面,有針對演出內容及周遭環境進行微調,提供更舒適、放鬆體驗的「輕鬆自在場」、口述影像、情境字幕、手語翻譯、即時聽打與觸覺導覽等,展現國家兩廳院對共融劇場的實踐。

至於西九文化區的通達政策,可見他們在建設初期便邀請身心障礙者對場地設計給予意見,亦陸續有節目加入通達服務,並且成立通達團隊,也就是此場講者楊慧珊所服務的單位。西九文化區所採取的策略是,以場地環境的通達為起點,包含殘障座位、電子服務鈴、輔助聆聽系統、與聽障人士溝通用的數碼通話器、平面圖(廣東話、英文、普通話指示與通話功能)、輪椅使用者與一般民眾共同使用的取票機等,再到節目、軟體的通達,像是口述影像、手語傳譯、通達導覽、易讀資訊、共融劇場等,並且成立辦事處管理文化區的通達性。進一步期望能達到「提升對通達的關注」、「統一標準及實踐方法」、「機構的持續改善」與提倡通達的承諾」等方向。

專題分享主軸三:移除偏見.開放觀念.落實平權

共融劇場的開啟與運作,不只是軟硬體的提升,更重要的是觀念的落實。

楊慧珊特別提到,香港的身心障礙者服務被認為是種福利,或是用愛心包裝;但觀念得慢慢轉變,必須從「權利」的角度出發。因此,西九文化區的基本原則就是:「維護每一個人的尊嚴、獨立,以及平等機會。」同樣地,劉怡汝也認為,共融的難度並不是在硬體的改變,大概是人心——不是不願意,而是不懂。

易君珊則從障礙文化的觀點——身心障礙並不是指這群人必須被幫助,而是這群人在這個社會已形成一個社群、一種文化——進行說明。她認為,參與平權的演進過程便是在書寫歷史,去挖掘「共同」的可能性。同時,需要坦承、認清的是身心障礙者早被長期隔離的現實。

因此,易君珊與國家兩廳院的顧問關係,是嘗試建構一整套模式與規則,真正落實所謂的共融與平權。這樣的交流、討論及心態調整,皆有助於繼續推動共融劇場,且必須與場館內部、藝術家與表演團隊、觀眾持續溝通。劉怡汝想做的是,不同的人都能到兩廳院做一樣的事情,不管是參與藝術活動或進行創作,讓共融成為日常,才是推動文化平權的意義。這也呼應到楊慧珊的說法:「重要的是共融的意義,乍看好像是把不同的人放在同一空間。但是,大家是不是能夠有意義的參與,還有就是互相理解、互動也是很重要的。」

圓桌工作坊A組與B組:聆聽、觸摸與觀看的無障礙體驗

A組以「聲音有限,想像無限──如何規劃口述影像與觸覺體驗?如何貼近盲人與視障觀眾需求?」為題,邀請曾經為唐美雲歌仔戲團《夜未央》製作口述影像的演員盧志杰與障礙戲劇教學講師許家峰,進行個人經驗的分享與觀察。許家峰並非先天視障者,他大多數觀賞作品的經驗以過去的視覺經驗和想像為基礎。不過,許家峰對學員們拋出疑問:那些在失去視力前未曾經驗的,又或是先天視障者該如何藉由聲音想像作品?再者,視障者要如何接觸藝術創作?選擇藝術創作?甚至如何前往藝文場所,與其他觀眾們交流呢?

許家峰以過去參與黃翊工作室的「觸覺體驗」交錯自身經驗為學員們分享。他說,視障者因為沒有視覺概念,除了後天視障者能夠以過去經驗為想像基礎,創作者需要藉由「口述影像」及「觸覺體驗」,讓視障觀眾能透過聽覺與觸覺獲得想像空間。比如許家峰在黃翊工作室曾體驗過「踩年輪」,藉由踩踏高低不一的年輪感受高度差異,滿足視覺無法達到的想像空間。對於較難理解的空間大小問題,必須仰賴「觸覺體驗」與詳細描述、比喻,讓視障者能夠透過自我理解去想像作品。許家峰也鼓勵視障者主動接觸藝文活動,方式有:多詢問身邊的朋友,若是身邊朋友較少,也可透過社福機構或通訊軟體獲相關資訊。

盧志杰接著以錄製唐美雲歌仔戲團《夜未央》的「口述影像」為例。首先,他要求學員們閉上眼睛,並開始閱讀口述影像的內容。藉由聲量大小、語速急緩,除了劇情描述外,也穿插著調笑戲弄的「鬥嘴鼓」讓觀眾能夠在戲劇進行間感受到節奏的鬆與緊,如同身歷其境一般。除了示範,他也交叉著經驗分享,認為「口述影像」除了在劇情的講述與氛圍的營造外,讓視障者能夠聽得比明眼人所看見的更多、更豐富也是他的自我要求。學員們也因此對盧志杰提問:「口述影像會不會因此而成為『二次創作』?」盧志杰則解釋「口述影像」除了在打打殺殺、肢體動作較多的場景,以及戲劇進行的空拍處能夠依劇情摻入些許自我詮釋,整體仍是要恪守原劇中的情節描寫。

B組則以「何謂聾導覽?如何運用手語翻譯、聽力輔助字幕等規劃達到無障礙溝通?」為題,主講人為公視「聽聽看」節目導播、主持人陳立育與編導沈傳惠。他們先帶著學員們個別分享在場館與聽障者相遇時所遇見的問題,並開始解釋何謂「聾導覽」與「手語翻譯」(或稱聾翻譯),以及其中的差異。「手語翻譯」比較常見,在電視轉播中,觀眾常常會看見螢幕右下的手語老師,邊聽邊動作,即為「手語翻譯」。在B組的討論過程中,學員或講者說話時,一旁即有專業的手語老師為聽障學員們進行即時翻譯。「聾導覽」則比較特別,也是兩位講者相當強調之處。「聾導覽」是手語精通者將所有的內容自我消化後,轉為聽障者更容易理解的方式再進行的手語敘述。相較於「手語翻譯」,消化過的「聾導覽」也更符合視障者理解的敘事語境。

圓桌工作坊C組與D組:無障礙環境與共融推廣、創作

「規劃無障礙藝文環境法寶:場館資訊如何『易讀』(easy read)?如何透過多元、共融角度思考『無障礙』?」為C組主題。「易讀」主要是為了方便智能障礙者閱讀,促進障礙人權的發展。東海大學社會工作學系助理教授郭惠瑜帶領學員認識「易讀」,她以「民國一○七年地方公職人員選舉及全國性公民投票——易讀版投票指南手冊」為例,說明正確圖示和錯誤圖示的差別。此外,也透過圖、文表現為學員們介紹,如何向障礙者傳遞出「提防小偷」和表現「時間流逝」的正確方式,過程生動有趣,引起熱烈討論。

「行無礙資源推廣協會」的游鯉綺則要學員先思考,障礙者若想要去參加一般活動,會遇到什麼問題?然而,身為場館、節目製作方要如何解決這些問題?她拿出由英國文化協會和「行無礙資源推廣協會」共同製作的「共融藝術桌游卡」展示,並將學員分成五人一組,每組抽五張卡,卡片內容包含兩張事件卡、兩張挑戰卡和一張地點卡,透過這五張卡,要學員去思考如何解決障礙者在現實場景中會發生的問題,該採取何種解決方案。

D組談論「場館與創作者的共融推廣──淺談台灣與香港經驗」。楊慧珊提到,過去香港西九文化區曾和特殊教育學校合作,館方擔綱與學校說明平權企圖與落實平權教育的重要角色,希望校方能夠合作,讓特教學生參與活動。另外,館方也和學校的生涯規劃課程配合,邀請身障藝術家前往說明。再者,「共融」的核心價值不僅在人與人之間,他們曾舉辦戶外活動,邀請動物保護、關懷的單位,提供攤位,讓經過挑選、可現場領養的動物和現場的民眾互動。此外,館方也免費提供設備,讓創作團隊減低負擔去製作「共融」作品。

曉劇場曾應文化部「無障礙閱讀推廣計畫」於二○一六年推出《魚貓》,以黃春明兩部作品《魚》與《殺死一隻老貓》為藍本改編。藝術總監鍾伯淵向學員們分享,如何在創作時打破「障別限制」,做出適合聽障、視障和一般觀眾的作品。他也曾邀請聽障者擔任演員,因而在排戲的過程中發現許多困難之處,比如要求聽障演員對著偶比手語,對他們而言是困難的。也得擔心,手語表現會不會太搶戲;又,對於視障觀眾而言,口述影像的旁白應該加入多少情感?

鍾伯淵說,最近正與龍山啟能中心合作,除了身障者外,亦關懷心智障礙者。與其他障礙者不同的是,心智障礙者須花更多時間去了解與陪伴,如何讓心智障礙者願意參與是目前的工作課題。現場學員順著問題向他提問:「身為一個創作者,是否能夠從一開始就想好兼顧不同障別的創作?」鍾伯淵表示非常困難,且仍在摸索中;但他相信因障別不同,所感受到的作品面向也會相異。

未完的結論:分享與討論、觀念與實踐的雙向流動

結束講者們的講述後,有了激烈討論。在講者的帶領下,學員們試圖發現新問題,並討論出值得分享與提問的內容上台報告。不只在重述講者所提的觀點,更重要的是,能夠將聽講後所討論、歸納、思考的問題共享,即是專題分享後接續到圓桌工作坊的重要任務。

從專題分享到圓桌工作坊,或許並非每個提問都被解決,也未有真正的結論;但,都將成為共融劇場該努力的目標與方向。本次工作坊開啟了討論:台灣劇場環境、藝文生態對於「共融」、「文化平權」的理念實踐與觀念轉換,到底已完成多少建構?同時,如何援引其他場館與區域的經驗,打造表演藝術領域的平權體系?「共融」於「觀念—實踐」間的密切連結、回溯與指向,是這場工作坊在論述與實作兩端所試圖進行的連結。

BOX

「輕鬆自在場」 為所有人打開藝術大門

看演出,可以不正襟危坐,隨時起身走動、自在舒展嗎?國家兩廳院在「藝術共融工作坊」舉辦的同一天晚上,也導入國際間行之有年的「輕鬆自在場」演出,邀請來自瑞典的Ringmasters男生四重奏與台灣的拉縴人男聲合唱團,呈現兩團合作的「從理髮廳走出來的拉縴人」精采片段,以更開放、人性化的場館服務,讓所有人在輕鬆的環境下欣賞表演藝術。

文字 游富凱

你能想像進到兩廳院欣賞節目,演出中可以隨意進出上廁所?或是當有人在觀眾席製造聲響時,不會有其他觀眾或前台人員去制止?若是演出看累了,你也可以在任何時候隨意起身走動、自在地伸展肢體,就像在自己家一樣。這是兩廳院推出的「輕鬆自在場」(Relaxed Performance),打造舒適沒有壓力的表演藝術體驗環境,無論是親子、樂齡族群、感官敏感或學習障礙者,以及其他不同障別的身心障礙朋友們都可以輕鬆觀場演出,親身感受表演藝術的現場魅力。

讓「所有人」輕鬆自在地欣賞表演

為了建立屬於國內表演藝術場館的共融平權體系,兩廳院特別導入國際間行之有年的「輕鬆自在場」,此次邀請從瑞典來的「Ringmasters男生四重奏」和「拉縴人男聲合唱團」,從兩團合作的「從理髮廳走出來的拉縴人」音樂會中,自原先完整表演裡擷取卅分鐘的精采片段,作為全台首次「輕鬆自在場」的示範演出。

與一般演出最大的不同,「輕鬆自在場」不再有一般觀賞演出時,需要安靜、坐定、不可飲水的規定,而是以更開放、人性化的場館服務,讓所有人在輕鬆的環境下欣賞表演藝術。當天大廳除了提供口述影像設備、抗噪耳罩、耳塞和紓壓球的租借服務外,也特別在三樓安排了休息室,提供給需要安靜空間或是疲累的觀眾使用。

進到廳內會發現,觀眾席的場燈比平時稍亮,舞台區也始終保持一致的亮度,觀眾不但可以輕易地找到自己的座位,即使在演出中自由走動也不必顯得小心翼翼,更不會有人因為廳內黑暗而感到害怕。此外,「輕鬆自在場」會針對演出內容進行燈光與聲響的微調,演出過程中不會出現強烈的閃光或是感到刺激的聲響。

當表演者上台演唱時,口述影像傳來沉穩厚實的男聲,描述舞台上的一切動靜,並講述每句歌詞的中文含義。台上是一首首經典歌曲的精采演繹,台下不時傳來大叫、嘻笑、鼓掌的聲響,或是有人在座位附近晃動身體、自由進出上廁所,但這一切並不影響演出的進行;在每首曲目結束後,台下觀眾舉起雙手,以左右旋轉手腕的方式表示鼓掌,所有人在沒有束縛的自在氛圍中,自由感受、沉浸在美妙的歌聲中。

藝術家的藝術,包容進每一位觀眾

對台上的表演者來說,透過觀眾席的低微光源,可以清楚看到台下每一位觀眾臉上最真實、即時的反應(如開心、投入、興奮地表情),從表演者到觀眾、從場館到現場工作人員,所有人一起完成、打造了輕鬆自在的表演藝術體驗空間。表演藝術的意義不再僅局限於藝術家要如何透過作品呈現自己的理念,而是將自己的藝術擴大包容進現場的每一位觀眾。

向所有人開放的「輕鬆自在場」,幫助了許多平時無法進入劇場觀賞演出,或是害怕公眾場合而容易感到緊張的朋友;在這裡,每個人都可以安心地做自己。兩廳院顧問易君珊表示,藉由「輕鬆自在場」的安排,「我們重新來想一想,什麼樣子是可以讓我們的身心更自在,然後進入到兩廳院來把自己打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