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登習近平通話:拜登警告給俄羅斯提供「物資支持」將承擔後果

U.S. President Joe Biden holds virtual talks with Chinese President Xi Jinping from the Situation Room at the White House in Washington, U.S., March 18, 2022.
U.S. President Joe Biden holds virtual talks with Chinese President Xi Jinping from the Situation Room at the White House in Washington, U.S., March 18, 2022.

美國總統拜登和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3月18日通過視頻連線通話。

拜登在美東時間星期五上午9時,也就是北京時間當天晚上9時許與習近平開始對話,通話持續將近兩個小時。

這是拜登入主白宮以來和習近平第四次通話,是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以來雙方首次通話。

中國官方媒體報道稱,習近平在通話中說,烏克蘭危機是我們不願意看到的。有關事態再次表明,國家關係不能走到兵戎相向這一步,衝突對抗不符合任何人的利益。

習近平還說,作為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和世界前兩大經濟體,我們不僅要引領中美關係沿著正確軌道向前發展,而且要承擔應盡的國際責任,為世界的和平與安寧作出努力。

白宮在會談後發佈了一份簡短聲明。聲明稱,會談聚焦於俄羅斯對烏克蘭的無端入侵。拜登闡述了美國對這場入侵的反應,包括如何讓俄羅斯付出代價。

拜登指出了中國如果向俄羅斯提供物資支持將會造成的後果。同時表示支持通過外交方式解決危機。

除了烏克蘭問題外,白宮聲明指兩國元首強調保持溝通的重要性,以管控兩國的競爭態勢。拜登還重申了美國在台灣問題上的政策沒有改變,反對任何單方面改變現狀的行為。

美國全國公共廣播電台引述一位匿名的白宮高級官員表示,拜登並沒有在烏克蘭問題上「對中國提出具體要求」。「我們認為中國會自己作出決定。」

美國並未詳細透露中國如果支持俄羅斯將會承擔的具體後果,也沒有清楚闡述如何定義物資支持。但白宮新聞秘書普薩基(Psaki)在會談結束後表示這可能會影響中國的貿易。

普薩基在記者會上說,「制裁肯定是工具盒裏的選項。」

美國:付出代價

基輔套娃
基輔套娃

拜登和習近平此次通話,正值俄羅斯入侵烏克蘭戰爭面臨一個關鍵節點。

儘管習近平在通話中說,衝突對抗不符合任何人的利益,但是中國迄今一直沒有譴責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也沒有加入對莫斯科的制裁。

此外,美國官員稱,中國還正在考慮是否向俄羅斯提供經濟或者軍事援助。

美國國務卿布林肯當地時間周四在新聞發佈會上談及拜登總統周五將與習近平主席通話時強調,「中國將為支持俄羅斯侵略所採取的任何行動承擔責任」,美國「將毫不猶豫地讓中國付出代價」。

路透社引述布林肯說,中國有責任利用其對普京的影響力並捍衛國際規則,但北京似乎「正朝著相反的方向發展」。

布林肯沒有詳細說明中國可能付出的代價,華盛頓方面也沒有提供證據證明中國已表示願意幫助俄羅斯。

莫斯科否認向中國尋求軍事援助。俄羅斯總統新聞秘書佩斯科夫周一表示,俄羅斯有能力在烏克蘭開展行動,未曾向其他國家尋求幫助。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本周亦表示,「近期,美方在烏克蘭問題上接二連三散佈針對中國的虛假信息,用心險惡。」

分析:意識形態鴻溝

BBC北美事務編輯莎拉·史密斯(Sarah Smith)

拜登認為烏克蘭戰爭代表了專制與民主之間的真正鬥爭,而習近平不相信民主可以在21世紀持續下去。

這說明就中國對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的立場,拜登和習近平之間存在意識形態鴻溝。

美國說,中國有責任利用自己對普京的影響力捍衛國際秩序和原則。

美國官員認為,習近平是少數幾個可能對普京產生影響的世界領導人之一。但迄今為止,習近平一直拒絶譴責俄羅斯的侵略行為,美國非常擔心中國可能會幫助俄羅斯提供在烏克蘭使用的軍事裝備。

拜登將威脅,如果中國確實在經濟或者軍事上援助俄羅斯,美國將讓中國付出沉重代價。

不過迄今為止白宮還沒有公開,懲罰措施具體有哪些。


俄軍被烏克蘭摧毀的坦克在路邊
烏克蘭對俄羅斯的抵抗一直持續了三周,路邊可以見見到俄軍被摧毀的坦克。

俄中關係「上不封頂」?

俄羅斯與中國關係緊密。俄羅斯總統普京2月初訪華時,北京以「上不封頂」形容中俄關係。

烏克蘭危機爆發後,中國一直拒絶將俄羅斯的行動稱為「入侵」,反對制裁俄羅斯,並在聯合國大會緊急特別會議上就譴責俄羅斯入侵的決議投下棄權票。

本周一(14日),美國國家安全顧問沙利文與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外事工作委員會辦公室主任楊潔篪曾在意大利羅馬舉行長達七小時的會晤。

美方官員在會談後形容會面場面「激烈」,並稱美國和中國高級官員就涉及俄羅斯對烏克蘭的戰爭的問題進行了「實質性討論」。

法新社報道稱,中國正面臨著巨大的外交壓力,西方敦促北京不能成為自入侵烏克蘭以來受到無數制裁的俄羅斯的保命線。

但觀察人士也注意到,中俄之間歷史上有長期的互不信任。

法新社報道援引卡內基莫斯科中心的中俄關係專家加布耶夫(Alexander Gabuev)說,「中國的立場與其說是親俄、不如說是反美」。


分析:北京面前的抉擇

英國劍橋大學國際法教授馬克•韋勒(Marc Weller)

隨著俄羅斯侵略所造成的人命傷亡,也許超出了莫斯科和北京的預期,中國現在必須做出決定。

到目前為止,北京政府一直盡職盡責地提及俄羅斯在烏克蘭的「特別軍事行動」,表示理解俄國入侵的所謂理由是「西方對俄羅斯的所謂圍堵」。而中國官媒則是無情地轉播俄羅斯散播的虛假信息。

中國現在需要決定它是否希望繼續成為一個多元但基本上是文明國際秩序的一員。

中國可以在支持結束衝突的談判中發揮強大作用。而但至少現在,該讓北京知道它必須從莫斯科的朋友那裏要求提供真正的「人道走廊」給成千上萬被包圍和挨餓的烏克蘭百姓,讓他們不受炮彈襲擊和逃難阻礙。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可以給他在克里姆林宮的同志打通電話就能解決問題。但是,他如果不打這個電話,也將會告訴我們很多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