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登當選對中國人權的影響

拜登 (合成圖/取材自Joe Biden FB)
拜登 (合成圖/取材自Joe Biden FB)


目前美國的大選已經出來初步結果,雖然川普競選團隊還在進行法律努力,但是拜登成為下一屆總統已經基本定型。
 
美國大選不僅美國人非常關注,投票人數創下歷史最高紀錄,而且華人也異常關注。我們可以看到海內外關注中國人權的人士大部分是支持川普的,並且有很大部分是堅定的川普粉絲。顯然這是因為川普的強硬對華政策使很多人覺得只有川普才能對付中共完全無視法律和國際人權準則的習近平路線。反對川普的人當然也很多,大多是從他不遵守政治慣例,不注重防疫,以及缺乏君子形象的角度反對他的。

美中「接觸」政策已失去基礎

拜登到底是什麼對華政策,目前只能進行推測。不過他在歐巴馬任上擔任過副總統,所以人們擔心他會繼續歐巴馬對中國的「合作競爭」策略,從而延續養虎貽患的悲劇。確實,川普上台以來,對中國開展貿易戰,通過了關於維族人、香港、台灣的人權法案,尤其是副總統彭斯和國務卿蓬佩奧發表的類似冷戰宣言一樣的演講,確立了對習近平對內踐踏人權和對外戰狼外交的最強國際壓力。
 
如果拜登順利就任第46任美國總統,拜登肯定會把主要精力用於內政,主要是疫情防治以及整合被撕裂的美國社會。對於中美關係,很多專家預測,不會從根本上改變川普執政時期形成的對中國「以壓促變」政策。換句話說,就是美中關係不會回歸歐巴馬時期的政策。最主要的原因是,歐巴馬上台時是胡溫執政,是中共在六四屠殺後相對來說最開明的時期。
 
在胡溫時期,儘管中共那時還是在延續江澤民時期對法輪功、獨立宗教團體、政治異議人士的迫害,但是已經顯示出向法治社會靠攏的跡象,包括廢除收容遣送、廢除農業稅和對農民的法外盤剝,出台《政府信息公開條例》,頒布《物權法》等等。當時也對外加強了國際合作,甚至允許聯合國酷刑監督小組到中國調查,筆者那時是關押在北京市第二監獄的政治犯,也有幸接觸了小組專員的訪問。胡溫時期也是公民社會開始成長發育的時期,大量的公民權利運動主要發生在胡溫時期以及習近平執政後權力尚未鞏固的前兩年。在此背景下,歐巴馬當時對中國採取「合作競爭」策略也確實是適當的,因為中國確實存在緩慢向法治社會過渡的趨勢。
 
習近平上台後通過清洗政治對手的「反腐敗運動」逐漸獲得了獨裁者的權力。在權力鞏固後便開始野蠻的鎮壓人權行動,這在國際上有目共睹。歐巴馬在下台之前已經開始了對中共的防範,當時美國主導的 TPP(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就有遏制中共利用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亞投行)擴展其勢力的含義。

川普「遏制」政策難收實效

川普政府的許多對華強硬政策其實是形勢使然。對於中共在新疆大規模迫害穆斯林,在國內迫害人權律師、宗教團體,剷除公民社會,美國的學界、政界都是有共識的,所以美國通過有關中國的人權法案時基本是全票通過。如果單獨考察川普政府的對華政策,則很難說是成功的。川普的遏制中國政策在某種程度上是其「美國優先」策略的副產品。中美貿易戰看似激烈,但是在習近平答應購買更多美國農產品之後,貿易戰也告一段落。雖然副總統和國務卿在譴責中共時語氣嚴厲,但是川普本人卻沒有對中國人權惡化表現出明顯興趣。川普對中國收緊簽證是其反移民政策的一部分,雖然對防範中共盜竊美國技術有幫助,但是對於改善中國人權卻沒有作用。川普的「美國優先」政策甚至疏遠了歐洲、澳洲和日韓等夥伴,並放棄了國際上的領導責任,使得15個聯合國關鍵外圍組織被中共佔據了四個領導職位,同時使得民主國家無法形成遏制獨裁國家的緊密同盟。同時,川普的防疫工作基本失敗,這使得美國也無暇顧及中國人權;相反,高居世界榜首的發病和新冠病毒死亡人數模糊了美國「民主燈塔」的形象。
 
民主黨的價值觀比共和黨更注重人權,儘管其手段通常更溫和。相對於共和黨人更喜歡在對抗共產主義勢力使用「遏制」(圍堵)策略,民主黨人更偏愛「接觸」(交往)策略。看上去似乎有些軟弱,但是接觸策略的目的是真正改變獨裁國家的人民的思想認識,更適合傳播自由、民主、人權的理念。只有在獨裁者對自己的國民強力封鎖外界信息的情況下,遏制策略才是更有效的。獨裁國家向民主國家真正的過渡總是以人們觀念上的轉變為前提。
 
不過在特殊的鬥爭環境中,民主黨領導人表現的勇氣並不差。朝鮮侵略韓國時,以為民主黨的杜魯門政府會退讓,但是美國卻全力介入反侵略戰爭。甘迺迪總統也是民主黨人,但是不惜介入戰爭支援南越,並且在古巴導彈危機中表現出驚人的膽魄挫敗了蘇共強人赫魯雪夫的攻勢。
 
現在,川普總統任上通過的有關中國、香港、台灣的人權法案已經成為美國法律,拜登就是上台也不會更改。拜登在競選中也表達了對中國要實施比川普更強硬的政策。拜登還指責川普跟金正恩、習近平和普丁走的太近,從這點可以看出他對踐踏人權的獨裁者們的厭惡。拜登的兒子跟中共權貴的關係是大選中一個熱門話題,但終歸是傳言。就算原來有過關係,但是在拜登就任總統之後,僅僅為了證實這是謠言,也絕不會容許家族的人再和中共發生任何利益瓜葛。

團結民主國家以壓促變

因此,拜登上任後應該不會放鬆對中國政府踐踏人權的壓力,只是手段可能跟川普不一樣。首先,拜登不會恢復歐巴馬時期的接觸政策。因為當時還有通過中美交流促進中國公民社會發育以及走向法治社會的希望,而現在習近平徹底堵死了這條路,接觸戰略已經毫無意義。其次,美國可能會恢復跟民主國家盟友的關係,共同對付中共的威脅。美國很可能重新參加 TPP(現在已經改稱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CPTPP),如果中國也想加入,則面臨新的談判條件,包括向國際看齊的人權標準。美國也可能會重新擔負起世界領導者的責任,恢復被川普總統退出的國際組織席位,並擔任更多的國際組織領導職務。

獨裁者是不怕利益競爭的,因為每個國家都有各自的經濟利益。但是獨裁者會害怕正義的力量聯合起來。當民主國家為了人權和民主的理念團結一致的時候,獨裁者為了自身利益也不得不後退,只有這樣才有可能給中國帶來政治變革的契機。無論在香港還是面對台灣,中共都在步步緊逼。在中國國內已經完全喪失了對習近平的任何制約機制之後,只有國際力量可以依靠。如果說川普的共和黨政府遏制中共是為了美國的就業機會和國家利益,那麼拜登的民主黨政府將更是為了保衛世界人權而抗擊中共的威脅。

總之,我們應該對拜登的中國人權政策抱以希望,讓我們拭目以待。

作者》楊子立(中國人權活動人士)


原始連結
相關新聞
美國政權即將交接 美墨邊牆將何去何從

季辛吉提醒拜登 美中對立恐重蹈一次大戰覆轍

CNN:面對台灣議題 無跡象顯示拜登會比川普軟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