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登「妥協代替對抗」 操盤推川普未能辦到的基建案

拜登總統7月下旬成功推動基礎建設方案,通過立法的第一道重大障礙,證明他對兩黨合作的信念並沒出錯,也否定掉自己前任川普激進橫行的執政風格;拜登是老練政治人物,認為妥協是美德,而非錯失碾碎政敵的良機,另相信就大基建案而妥協,不僅是自己施政前提,也測試他擔任總統的根本理念。

紐約時報報導,當然拜登的大規模基建案能否循序漸進,還要花很長時間,其成敗堪稱拜登的總統遺產;他打賭,自己能團結政治理念各異的國會議員,而解決重大國政問題,即便在政治激烈極化的時候也辦得到,基建案是測試拜登賭贏賭輸的最佳機會。

拜登高級顧問唐尼隆(Mike Donilon)表示,拜登釋出信息,指全國必須團結,才能解決國家當前的挑戰,另造福工薪家庭,而人民也接收到拜登的信息;雖說很多政論家質疑兩黨合作可不可行,但民眾對自己的需求,向來心知肚明。

紐時認為,唐尼隆的話或許很貼切,但8月4日的投票,決定參院是否要審理兩黨協商版的基建案,猶有變數,不保證拜登的一番心血就能成功。基建案也還有幾大障礙要邁過,包括白宮進步派對拜登退讓、換取共和黨的支持,很是不悅;共和黨議員依然可能反對本案,川普屢推不過,憑什麼要讓拜登過關?

只是就目前看來,拜登已勉力辦到川普多次打包票卻始終跳票的事,也就是推動斥資龐大、兩黨都支持的方案,重建美國橋梁道路水管等設施;拜登取得17名共和黨參議員的支持,這一點意義尤其不凡,兩黨在國會為了要不要戴口罩、1月6日國會山莊遇襲案,就大吵特吵了一周。

助理們指出,拜登過去幾周要求每日就兩黨協商簡報數次,親自指揮哪些行政政策可以讓步,經常打電話給兩黨溫和派,施壓而最終達成協議。

紐時指出,川普2016年當選前後,也表示要推大基建案,但始終沒推動過關,「基建周」(Infrastructure Week)在華府於是成為笑談;這次兩黨快達成協議,川普不忘發表聲明反對,但跟他當初推案一樣,根本沒貫徹到底的決心。

民主黨參議員凱恩(Tim Kaine)表示,基建案能初步過關,兩黨參議員固然都值得推崇,但拜登及其行政團隊願意耐心地跟共和黨共事,最終讓本案存活下來,堪稱功不可沒。

更多世界日報報導
李蘇妮奧運摘金/買不起平衡木 爸爸親手為她做一個
苗族姑娘摘金 明州鄉親尖叫飆淚:終於被世界看見
抗Delta 5個QA秒懂傳統防疫已不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