拯救中國內需,給人民現金、消費券還是數位人民幣好?

封城超過50天的上海,即將在6月1日重新開放。但面對國際需求減弱,中國當下拉動經濟的手段首推強力刺激內需。多位專家獻策,不如直接給人民發錢、消費券,乃至數位人民幣。

中國國家統計局於5月16日公布了2022年1~4月多項經濟數據,結果只能以「慘烈」「前所未見的負數」來形容。

2022年1~4月,大陸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下降0.2%,而單單4月份,消費就下降了11%,立即抵銷了前三個月的正成長3.2%。

同時,2022年1~4月,大陸房地產開發投資也下降了2.7%,商品房銷售面積及銷售額增速繼續雙跌,跌幅繼續創新低,分別為20.9%及29.5%。

大陸人民銀行因此緊急在5月上旬調整了住房貸款政策,首套房貸利率「可減少20個基點」,即最低可為4.4%。

消費吞下「歸零糕」,原因之一自然是新冠疫情多點爆發,包括2500萬人口的上海在內,有多達30餘個城市封城。

取自上港集團信息媒體平台
取自上港集團信息媒體平台

1~4月的消費,相較於GDP組成的另外兩項:投資及進出口,表現明顯遜色許多,正是拉低大陸2022年第1季經濟成長的「罪魁禍首」。

拉動經濟,給老百姓直接發現金

「今天想要拉動中國經濟,最大的『牛鼻子』就是居民消費,」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副院長黃益平,在2022清華五道口首席經濟學家論壇上指出。

中國人民銀行的調查也發現,老百姓的收入在已經受到影響的情況下,根本不可能增加消費,而會轉向增加儲蓄:「這是對經濟非常大的考驗。」

當此動盪時刻,清華大學弗里曼經濟學講席教授李稻葵,在同一論壇上拋出一個觀點:「要給老百姓直接發現金」,立即獲得觀看網路直播的人在線上齊刷刷按讚。

知名經濟學家李稻葵認為,當下的大陸總體經濟,因為很多民眾的收入下降導致消費力道下降。而且消費下降有慣性,數據上顯示今日消費下降1%,未來七、八年都會下降,會存在著「一個心理陰影」。

「保經濟也是保生命,要給老百姓直接發現金,」李稻葵說,比如上海可以用上汽特斯拉交的稅,一共大概有1700多億元人民幣(約台幣7473億元),拿出一部分來直接補貼給最窮的10%的家庭和需要集中隔離的人,每個家庭1萬元人民幣(約台幣4.4萬元)。

內需強刺激,或將在中共二十大前施行

資策會資深產業顧問兼資深研究總監陳子昂,則贊同當前局勢下,大陸出口在4月僅成長了3.9%,創下兩年來新低。原因除了疫情封城,更大的癥結點在於國外需求減弱。

「這種情況,兩岸都一樣,所以台灣今年的出口成長,預期也不會太好,」陳子昂說。

取自中國人民銀行微信公眾號
取自中國人民銀行微信公眾號

研究大陸總體經濟20年的陳子昂分析,既然外難再求,只能寄望於內需。尤其中共二十大將在今年秋天舉辦,在如此具有里程碑意義的重要場合,中國國家領導人習近平一定會在事前以更大力度刺激內需,展開紓困,以期在一片繁榮盛景中「接任大位」。

「這個新刺激政策的時機點,應該是今年7、8月的時候,」陳子昂判斷說。

消費券比直接給錢好,但治標不治本

至於刺激居民消費的方式,大致可以分成兩類:一是以發現金、消費券等為代表。二是延遲民眾償還房貸,或是消費抵扣個人所得稅等減輕財務負擔的方式。

發放消費券或現金振興經濟,台灣剛施行過五倍券。在大陸,4月時已有地方政府做過嘗試。

大陸媒體《界面新聞》曾做過不完全統計,自4月以來,全中國至少有19個省分發布了43項消費券相關政策,計畫投放總金額超50億元人民幣(約台幣220億元)。

銀行工作人員用臭氧和紫外線為現金消毒。取自中國人民銀行微信公眾號
銀行工作人員用臭氧和紫外線為現金消毒。取自中國人民銀行微信公眾號

星圖金融研究院高級研究員傅一夫,在大陸財經微信公眾號《吳曉波頻道》指出,與直接發錢相比,發放消費券更能用於消費,是一種很好的短期刺激手段。

消費券相當於是政府或企業向民眾轉移購買力,在特定期限內用於特定領域的消費,從而通過「槓桿效應」,在短期內迅速提升居民的邊際消費傾向。

但傅一夫認為,消費券只能算是「治標不治本」,並不能根本性地改變人們對未來的收入預期。消費券只是一次性地提升消費者支付能力,卻無法為消費市場注入長久動力,假使太過頻繁發放,還可能給地方財政增加壓力。

發放數位人民幣,做為財政政策新工具

大陸西澤研究院院長趙建則提出獨樹一格的建議:建議向「特定群體」包括個人和中小企業,直接發放數位人民幣。

趙建的法理依據是,居民在家或方艙隔離,企業停工停產,實際上是為了防控疫情公共服務而貢獻,理應得到補貼。

通過數位人民幣發放,可以直達個人帳戶,並且有跡可循,不會造成截留和轉賣行為。同時,直接發行數位人民幣,實際上造成的「通膨效應」只是短期暫時,只要生產力恢復過來,通膨缺口就會被消弭。

趙建說,發放數位人民幣的財政來源可計入特別國債,粗略估算第一階段發放可能不超過1兆元。一旦以數位人民幣為主的福利補貼和財政救助機制建立起來,未來其它情況下也可以利用。這樣既擴大了數位人民幣的發行規模,又為往後的宏觀政策增添了一個重要工具。

加入遠見雜誌LINE好友,接收更多好文章!

看更多遠見雜誌文章:
精緻露營、預製菜和貓,小紅書說的新消費紅利,能救中國經濟嗎?
地表最富卻不敢消費,中國GDP年增8.1%背後的難題
數位貨幣躍升國家戰略!數位人民幣掀起類貨幣戰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