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地機器人用10分鐘「室內PM2.5」飆2倍! 專家教你聰明避開空汙陷阱

為消除室內灰塵、過敏原,近年掃地機器人、吸塵器成為熱銷家電,但除塵幫手,現在恐也成為揚塵製造者。今年台灣室內環境品質學會的研究發現,吸塵器和掃地機器人啟用時,室內揚塵度翻倍,甚至可達PM2.5紅害等級。

台灣室內環境品質學會的研究發現,吸塵器、掃地機器人等家電用品可能會增加室內空污的濃度,以掃地機器人來說,該研究發現,只要運轉10分鐘,期間揚塵濃度總粒徑微粒最高可達背景值6倍左右,PM10與PM2.5的濃度最少也高出背景值2倍之高,以環保署頒布之室內品質標準(PM2.5基準值35μg/m³ )計算,空污濃度已達到對所有族群都不健康的「紅色警戒」(54.5~150.435μg/m³);至於吸塵器,使用時後方氣旋所造成的微粒總粒徑揚塵度,更是高達13倍。

(掃地機器人只要運轉10分鐘,就可能使室內空污濃度達到對所有族群都不健康的「紅色警戒」。圖片來源:台灣室內環境品質學會提供)

研究主持人、輔仁大學醫學院公共衛生學系副院長林瑜雯表示,不論使用掃地機器人還是吸塵器,除了增加室內空污,研究也發現,在室內無空氣擾動的情況下,使用結束後30分鐘,空污微粒沉降皆仍未穩定,至少要到約1.5小時後,才會出現穩定下降的趨勢。

吸塵產品宿命 排氣是最大問題

日本醫療清潔專家、《健康掃除力:醫療級專家教你30個不生病的居家清潔妙方!》一書作者松本忠男表示,像是掃地機器人、吸塵器等家電用品,雖然主要功能是吸塵除塵,但排氣同時所增加的揚塵空污,是不能避免的問題。

以掃地機器人來說,其強力的排氣通常位在接近地面之處,運轉時,排氣往上吐出,使周圍的氣流隨之大亂,反而導致灰塵揚起,尤其灰塵裡又容易含有病毒與細菌,若不小心吸入,可能對身體造成不良影響。

(掃地機器人的排氣,通常位在接近地面之處,容易造成揚塵汙染。圖片來源:pixabay)

此外,以台灣較為潮濕的氣候來說,地板常會附有濕氣及靜電的灰塵,吸了濕氣的灰塵,除了無法被吸起,還容易黏在家電用品的車輪、滾輪底下,打掃時反而成了疾病散播的根源。

松本甚至說,吸塵器排氣所揚起的灰塵,會在房間中持續漂浮超過20分鐘,諷刺的是,愈是吸力高、能吸較多灰塵的吸塵器,排氣量反而會愈多,更容易造成揚塵空污

掃地機器人:善用定時、智慧功能 「收尾打掃」事半功倍

雖然吸塵產品有空污的疑慮,但只要用對方法,還是可以避開這些陷阱。以掃地機器人來說,成大環境醫學研究所特聘教授暨台灣室內環境品質學會名譽理事長李俊璋便建議,儘量還是選無人的時候使用較好,且現在的產品幾乎都有定時或智慧控制功能,只要出門前按下開關,回家後,至少能清除一定程度的灰塵,而因排氣揚起的灰塵,也差不多已再度落於地板。

松本也建議,當人回到家中後,只要有走動,地板上的灰塵便還是會不斷揚起,被驅趕至房間角落,因此到了隔天早上,只要用拖把將角落的灰塵,再做個「收尾打掃」,便能事半功倍。

(使用完掃地機器人後,建議可再用拖把將角落的灰塵,做個「收尾打掃」。圖片來源:pixabay)

吸塵器:選無線、高排氣口 緩速使用最剛好

至於吸塵器,想要把揚塵程度抑制在最低限度,專家也有以下3點建議:

1.選排氣口位置較高的產品:若排氣口的位置接近地面,使用時便較容易揚起地板灰塵、造成空污,因此,比起排氣口與地面距離較近的臥式型吸塵器,會更建議使用排氣口位在把手的直立式產品。

(吸塵器建議選排氣口位在把手的直立式產品。圖片來源:pixabay)

2.選用無線款式:移動吸塵器時,移動的電線容易揚起地板的灰塵,建議可儘量挑選無線的產品。

3.緩速移動使用,1公尺5~6秒最剛好:用一定的速度緩慢移動,就能減少揚起的灰塵,松本建議,最好以1公尺約5~6秒的時間來推動吸塵器最剛好,若是用力、快速移動,不僅容易揚起灰塵,也會使垃圾無法確實被吸起。

不論使用哪種用具,最重要的是,不要過度依賴自動化機器,只要多加入一個手動步驟(如再用拖把清理角落灰塵),便能使打掃品質大大提升。

延伸閱讀:

想買掃地機器人? 得先考量5因素

常下雨時最好少用掃地機器人! 它有3個缺點你該知道

口罩正反面戴錯效果差很多!2關鍵教你辨別

※本文由《康健雜誌》授權報導,未經同意禁止轉載,點此查看原始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