採檢後沒有通知?沒有症狀需要篩檢嗎?如何避免擴大感染?防疫8大常見問題總整理

國內新冠肺炎疫情迅速升溫,COVID-19本土個案數量節節攀升,全台升級至三級警戒,雙北更是以準四級警戒實施防疫措施。如何避免擴大疫情傳播?個人採檢結果何時會出來?和確診者去過一樣的地方怎麼辦?防疫8大常見問題整理,其中包括1922防疫專線常見3大問題,建議大家配合做好各項防疫措施及個人防護工作,共同守住防疫陣線。

建議大家配合做好各項防疫措施及個人防護工作,共同守住防疫陣線
建議大家配合做好各項防疫措施及個人防護工作,共同守住防疫陣線

什麼是#校正回歸?

今日(5/22)記者會上,指揮官陳時中使用了「校正回歸」一詞引發熱議,什麼是校正回歸?簡單說就是將這週才通報的確診病數回歸到上週,也因此今天多出400例確診人數,至於為什麼會有這個情況,陳時中解釋:「因為上週採檢量暴增,有整個採檢塞車的狀況,我們也積極研究簡化通報的程序,希望速度加快,對於疫情研判更即時,經過這幾天改善,通報速度大為提升,因為效率的提升,清了 1 萬多件的舊案,裡面有 400 個案例,分別回歸到 5/16 – 5/21。」

校正回歸的必要性是什麼?陳時中說:「不是看數字高高低低而已,是把行政案例歸在上面會造成上面的誤解,對於疫情的判斷很不利,我們也續看每日採檢的陽性率去研判取上採用措施的強度有非常大的影響,把他回歸疾病發展的情況才看得清楚。」

校正回歸的必要性是什麼
校正回歸的必要性是什麼

我已經完成採檢,檢驗結果何時會出來?等候檢驗結果期間該注意什麼?

若您的檢驗結果為陽性,將由地方衛生單位主動通知您並安排就醫;若您於採檢後3天仍未接獲通知,表示您的檢驗結果為陰性。採檢後3天內應避免出入公共場所及搭乘大眾運輸工具,且外出時應全程佩戴醫用口罩。

我有朋友/家人被通知確診。至今我還沒收到衛生單位通知,該怎麼辦?

如您與確診個案於症狀發生前3天至隔離前有過密切接觸(如同住、共同用餐,或曾面對面15分以上接觸),請先留在家中自我隔離,等候衛生單位通知。等候期間,若您出現疑似症狀,請聯繋衛生局或撥打1922,再依指示就醫或前往篩檢,且禁止搭乘大眾運輸工具。

我最近曾至確診者去過的地點,該注意什麼?

若您沒有出現疑似症狀,請進行自我健康監測,期間可正常生活或上班、上學,以及搭乘大眾運輸工具外出,但務必落實全程佩戴口罩。如出現疑似症狀,請佩戴醫用口罩前往社區採檢醫院,應避免搭乘大眾運輸工具,並告知醫師接觸史、暴露史。

我沒有症狀,可以去快篩嗎?

社區篩檢站為快速找出社區中感染者,以有接觸史、活動史且有症狀者為優先。沒有相關接觸活動史且無症狀者,請不要前往篩檢,以免接觸其他感染者,反而暴露於風險中。隨時警惕自己維持個人防疫措施,勤洗手、戴口罩、少出門,保護自己,也保護別人!

社區篩檢站為快速找出社區中感染者,以有接觸史、活動史且有症狀者為優先
社區篩檢站為快速找出社區中感染者,以有接觸史、活動史且有症狀者為優先

為什麼這次疫情傳播如此快速?

敏盛醫院副院長江坤俊解釋,傳播速度和病毒量有關。目前COVID-19是靠RT-PCR(Real tim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的方式檢測,當RT-PCR 測出來Ct值愈低,代表病毒量愈高,傳染性也越高 。根據統計,去年一整年平均下來,確診者的Ct值大約30點多,然而近期爆出的確診個案,Ct值較去年低得多,顯見病毒傳播力相對偏高。

如何避免社區傳播鏈擴大?

除了施打疫苗外,勤洗手、戴口罩、同時避免聚會,才是最好的自保方式。

打疫苗真的有效果嗎?

AZ疫苗爆出搶打潮,但若是第一劑打完之後,打不到第二劑,則會影響效果。疫情指揮中心建議,AZ疫苗施打間隔約8到12週抗能較佳,這是經過測試的結果,但從大數據上來看,如果間隔16到20週才打第二劑,或許效能沒這高,但仍有一定的保護效果,建議大家如果想施打就盡快登記。

前衛生署副署長李龍騰則提醒,COVID-19病毒一直在突變,進而也會影響到疫苗的功效,除了施打疫苗,最好的自保方式還是戴緊口罩,謹守衛生習慣勤洗手,避免聚會跟近距離交談。

除了打疫苗,還有什麼方法對抗COVID-19?

敏盛醫院副院長江坤俊分享美、日研究結果發現,「茶和黑巧克力裡的兒茶素,對新冠肺炎要複製的一個關鍵蛋白質有抑制作用,且抑制超過一半以上。」建議大家,在疫情緊繃時間,可適量補充兒茶素,多管齊下,避免新冠病毒危害。

國際期刊《植物科學前線(Frontiers in Plant Science)》發表研究顯示,兒茶素擁有破壞病毒複製能力,其中,綠茶、可可粉和黑巧克力(可可液塊及可可脂佔70%以上),這些食物含有多種的兒茶素和原花青素等物質,具有抗發炎和抗氧化的效用,至少可阻斷病毒一半的毒性。

什麼是「清冠一號」?能預防感染嗎?

「臺灣清冠一號濃縮製劑」處方組成為黃芩、魚腥草、北板藍根、栝樓實、荊芥、薄荷、桑葉、厚朴、炙甘草及防風等10種中藥材,與衛福部110年4月12日函頒「新型冠狀病毒病(新冠肺炎)中醫會診分期治療指引」之輕症方相同,可用於治療新冠肺炎無症狀帶原與初發作症狀者,非預防保健使用。絕對不要自行至中藥房、網路及其他通路購買來路不明宣稱清冠一號之中藥方,以免誤服不明藥物導致傷害。

該藥品類別為「須由中醫師處方使用」,核准製造期間至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解散日止。民眾應由中醫師診斷臨床症狀後,給予「臺灣清冠一號濃縮製劑」專案藥品,確診者切勿自行到中醫診所求診用藥,以免造成社區感染擴大。

※ BY YOYO SU

(完整文章請看VOGUE.com

延伸閱讀

「既然認真戴口罩,也要好好脫!」 醫師提醒,脫口罩時常犯的6個錯誤動作

如何避免隱藏的細菌病毒?醫師教你3招,躲開病毒容易生存的地方

更多精彩報導,詳見《VOGUE網站

※本文由VOGUE雜誌授權報導,未經同意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