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種疫苗憂心血栓 醫師釋疑:有疫苗就去打

醫師呼籲有疫苗就要打
醫師呼籲有疫苗就要打

花蓮縣政府即日起啟動「疫苗清零計畫」,但仍有部份民眾憂心血栓等副作用,遲遲不願接種疫苗,對此,門諾醫院心臟外科醫師楊凱迪呼籲,「血栓症」是一種免疫反應,也是罕見的藥物副作用,每百萬人只有個位數發生率,權衡感染新冠肺炎發展成為重症的風險,還是接種疫苗比較保險。


一般民眾對於「血栓症」,會聯想到「腦血管栓塞」、「心血管梗塞」或「下肢動靜脈血栓」,但楊醫師指出,疫苗引發的「血栓症」是不一樣的。當疫苗錯誤地誘發身體產生對抗血小板的抗體,血液中的血小板被抗體破壞,而產生凝血反應,就會導致局部血管產生血栓,如大面積瘀青或紫斑、傷口流血不止等。


楊醫師進一步表示,「疫苗血栓症」好發在疫苗注射後4到20天,主要是因掌管凝血功能的血小板在局部血栓被消耗掉,身體反而呈現一種不易止血、容易瘀青的狀態,但普遍認為,疫苗注射後30天發病者跟疫苗相關性不高。


另外,局部的血栓,因塞住的血管部位不同,會有不同的症狀,如:頭痛、視力模糊、口歪眼斜、手腳無力、癲癇、胸痛、呼吸喘、腹痛、肢體冰冷、紅腫脹痛等,這些症狀通常是疫苗注射後新發生的,只要早期發現送醫,透過藥物治療,便能獲得改善。


至於發燒、疲倦、肌肉酸痛、手臂注射處腫痛、頭痛等,都是常見的副作用,在服藥後都可緩解,配合縣府推動疫苗清零計畫,門諾醫院呼籲符合資格的民眾應盡快來電預約,保護自己也保護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