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動有機農業有成 宜大黃璋如喜獲獎

【台灣醒報記者李皇萱台北報導】宜蘭大學應用經濟系教授兼有機產業發展中心主任黃璋如最近獲頒「有機農業特殊貢獻獎」,談起為何會一頭栽入有機農業,王璋如說,一開始是受農委會委託,去德國瞭解有機農業的發展,結果一踏入就再也無法抽身,過去曾嫌有機農產昂貴的她,體會到有機農業對自己、家人及後代子孫的健康大有助益,也有利於整個環境生態。 黃璋如說,歐洲特別注重有機農業,如果你有一片田,會保留一部份空間讓附近的動物棲息,人類可能擔心他們有害於農作物而施用農藥,但是就生物界的食物鏈觀點而言,這些動物也可能是某些害蟲的天敵,讓動物棲息反而保護農場,並維持生態的多樣性和平衡。運用自然界食物鏈關係栽種農產品,不但不需要使用農藥,也能保存環境生態,是一舉兩得的做法。 黃璋如也發現,有機農業對自然環境的保育和聖經的環境觀不謀而合,大部份的信仰從自我的角度出發,不殺生的理由是為了讓自己的來世更好,但是在基督教的信仰中卻要人類愛護環境,上帝創造了美好的世界,並要人來管理世界,上帝給人類的是管理的角色,而不是去用盡它、耗盡所有的資源。 因此黃璋如致力推動有機農業,除了協助政府規劃、建立有機農業管理規範與機制,她為了讓更多民眾了解、認識有機農業,以及有驗證的有機農場在哪裡,在政府補助之下,建置了「有機農業全球資訊網」,民眾只要在搜尋引擎輸入「有機農業」四個字,就可以找到宜蘭大學所設的這個網站。 黃教授後來還陸陸續續建置了有機農場整合資訊系統、有機電子商城,以及有機農夫市集等。 不管民眾是要查詢產品來源、農藥殘留檢查結果,或是想買有機產品,都可以上網站查詢。農夫還可以免費把他們的銷售訊息貼上「有機農夫市集」網站上,讓消費者一目了然。 黃璋如也說,目前有愈來愈多的年輕人投入有機農業,並利用網路商城來販售有機產品,也將他們的故事寫在網路上,消費者因忙碌不能特地去賣場或有機商店採買有機農產品時,也可以在網路上購買,利用宅配送到家裡,減省採購之不便。 未來黃璋如更打算建立有機生產資訊平台及有機地圖網,全面推動台灣有機農業資訊化。 黃璋如是接受台灣醒報社長林意玲主持的「醒報人物現場」(環宇電台FM96.7播出)訪問時,做了上述表示,完整錄音請見台灣醒報網站或環宇廣播電台網站。 圖:黃璋如博士。(黃璋如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