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動食農產業 走向國際創新

由好食好事基金會引進的MIT Beyond Food Bootcamp,15日在新竹縣舉辦成果發表會,來自世界各國學員齊聚一堂。(莊旻靜攝)

中國時報【莊旻靜╱竹縣報導】 MIT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的國際創業極限挑戰營,在好食好事基金會引介之下,首度赴台灣舉辦,共有上千人報名,並選出來自全球17個國家、50餘名學員,在各領域世界級講師帶領下,經過6天5夜密集訓練,15日在新竹縣麻布山林舉辦成果發表會,10組成員均提出耳目一新的農業、食物創新服務方案。好食好事基金會也期望透過一系列活動,為台灣食農注入新活水。 好食好事基金會引介 好食好事基金會董事長陳宏裕表示,台灣有好的農業技術、人才與食品,基金會也在思考如何推向國際,因此引入2017 MIT Beyond Food BootCamp,期望透過刺激,帶領台灣優秀人才思考創新,讓農業走向國際化。在今年的活動中,也有11名台灣學員入選,好食好事基金會也提供100萬元獎學金,給其中入選的9位學員,期望培育台灣食農新創明日之星。 MIT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的國際創業極限挑戰營創始於2002年,為麻省理工學院以專業高階人士所設計的短期訓練課程,此次共有16名世界級講師、業界師資、校友來台,包含生技、網絡、創業、新創企業組織發展等領域,透過自早上6點至凌晨12點的密集課程、討論,讓學員在短期內透過分組,設計出符合食農產業的專案並於15日發表,評審包含黑松董事長張斌堂、農委會前主委陳保基、台電前董事長黃重球、理慈國際科技法律事務所共同創辦人蔡玉玲等。 學員提專案包羅萬象 學員提出的專案內容包羅萬象,例如以母親廚藝做為發想、台北市為目標市場的「媽媽主廚」,結合各媽媽手藝,設計出兼具營養及美味的餐點,並快送到客戶手中,或同樣以母親發想的「MySeedStory」,透過實際培養與教學,帶領孩子從種子開始觀察並了解作物成長的過程。另外,也有組別提出「Food As Medicine」、「Modern Farming Service」等,評審也會針對各組內容提出詢問,包含金流、品質控管等,嚴格而專業。 好食好事基金會為了擴大課程影響力,已在5月12、13日先舉辦2天1夜的Mini BootCamp活動,200位台灣創業者進行台灣區挑戰營,8月2、3日則有MIT Professional Education專業提升教育課程,60名台灣食農產業高階人士齊聚一堂,接受國際講師帶來的震撼教育。 基金會執行長邱子權表示,國際面臨糧食短缺問題,現今須以創新商業模式配合趨勢科技,讓消費者覺醒與反思並重視飲食健康及資訊透明,也鼓舞年輕人參與;邱子權也說,今年活動是開端,未來將持續推動台灣食農產業的創新,期望引領優秀人才、產業走向國際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