揹著廚房搬新家?德國人都會的基本技能

換日線
換日線

作者:芥末/德國,停看聽!

相信很多剛到德國定居、租屋的人,都遇過這個衝擊:你興沖沖地搬進「附裝潢」的新家,卻發現廚房空空如也,只有水電接頭寂寞地暴露在空氣中;或者在看房子的時候,新家已經有完整又漂亮的廚房設備,你高高興興地跟房東談好要租,卻發現廚房不屬於房東,而是屬於你的前任房客──而且對方要求你付幾千歐元買下這套廚房,要不然他會把「整個廚房拆下來帶走」。

搬家的時候,像蝸牛帶殼走一樣,把整套廚房拆下來一起搬到新家?!這大概就是德國之外少見的「廚房文化」了。究竟是什麼原因,造成這樣的文化呢?

就算不開伙,廚房也是「居家空間重點」

第一也是最大的原因,很簡單,就是廚房實在太貴了!

不管是租房還是買房,擁有一套「跟得上平均標準」的廚房設備,大概是德國裝修費用裡最高昂的部份了。神奇的是,大部份德國家庭,即使不太會下廚──他們的傳統晚餐,其實真的也用不到什麼厲害的設備,多半就是黑麵包配起司、番茄、小黃瓜跟火腿,有冰箱跟盤子就可以上菜了──多數德國人卻很注重「擁有一套漂亮又時尚的新式廚房」的重要性。

正如我們台灣等亞洲國家,相對重視客廳(起居室)的「排場」一樣;在德國大家則是透過廚房來觀察一個人是否「重視生活」、「品味如何」。在這樣的文化下,大家自是對廚房用品格外講究,也造成許多廚房精品的價格水漲船高。

在德國,廚房一般除了冰箱、爐子跟洗手台等基本配備外,還會包括烤箱、微波爐、洗碗機跟「洗衣機」!沒錯,很多德國家庭的洗衣機是內嵌在廚房裡的!甚至廚房內包含一體成型的烘衣機也不是什麼天方夜談。

由此可知,德國人對廚房傢俱的用心,也因此「整套辦下來」、費用往往非常高昂──這麼貴的傢俱,當然很少有房東願意免費幫你裝,也很少有房客願意免費留給你了。

舉世知名的「法蘭克福廚房」

另一個原因,就是德國幾乎所有的廚房設備都是「標準化、模板化」的。

談到模板化的廚房,自然不得不談史上著名的「法蘭克福廚房」: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德國面臨嚴重的住房短缺問題,各式各樣的公營住宅如雨後春筍般崛起,其中在法蘭克福開展的建築項目「新法蘭克福」,則是由奧地利建築師 Margarete Schütte-Lihotzk 操刀,當中包含一系列的標準化廚房設計,史稱「法蘭克福廚房」(Frankfurter Küche)。

「法蘭克福廚房」以順暢的做菜流程為設計目的,因此附有很多專用收納空間,材質也符合大量製造的標準,被普遍認為是現代標準化廚房的開端。而這個充分利用空間的設計跟廚房配備的模板化,也在德國的廚房文化中被傳承了下來:

自己動手拆裝廚房,是「基本技能」

在德國,不論你在網上購買還是直接去傢俱店選購,幾乎所有牌子的廚房電子配備(也就是瓦斯爐或電磁爐、洗碗機、洗衣機、烤箱、微波爐等等),大小跟款式全部都「標準化」,可以跟市面上所有的廚房家具自由搭配──簡單來說,將配備裝進你買的櫃體(不論價格高低、規格也大都相同)之後,上面再加上自己喜歡的面板就可以了。

組裝也因標準化而相對不難,很多當地人不會另外花 500 歐元(約新台幣 2.3 萬元,是的,在重視專業技工的德國,這是基本行情價)進行拆裝服務,而是買回來後自己組裝。

搬家的時候,只要把廚房「一塊一塊地拆下來打包」,就可以輕鬆放進車子裡帶到新家。新家的廚房空間如果比較大,就再買幾個櫃體,擴充一下廚房設計;如果比較小,就拆掉幾個櫃體,把廚房變得小一點,可以說是非常方便的「可攜帶式」廚房。

看到這裡,應該不難了解廚房對德國人來說,基本上就是一筆長期投資。買了以後不管搬幾次家都可以帶著走,就算不喜歡了想要換,也可以賣給下一個房客、或者放上專門賣二手傢俱的網站賣掉。因為新廚房的價格實在太高昂,如果有保養的不錯的二、三手廚房,價格又親民,在網路上可是供不應求呢!

※本文由換日線網站授權刊載,原標題為《 新屋「附裝潢不附廚房」、人們「揹著廚房搬新家」?旅居德國的廚房文化衝擊》,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更多換日線文章
週末逛「附設家具店的平價餐廳」賺到了?你可能正掉入 IKEA 「設計」出來的高明陷阱
「天天都是地球日」的德國──環保已不是口號,而是代代相傳的生活態度

作者簡介:

芥末,2014年拖著一卡皮箱踏上德國的土地。台中出生長大,台北流浪六年,東德求學,西德工作。興趣(太)廣泛,大學唸了傳播,畢業後在廣播電台打滾兩年,做過文案、主持,也玩過配音。研究所念的是文化保存,後來因緣際會做起國際貿易,但工作之餘不曾放棄對文化的熱愛。嗜小說,喜歡新的挑戰跟吃好吃的東西。期許自己可以一輩子當個勇敢的,不害怕改變的人。

______________

【Yahoo論壇】係網友、專家的意見交流平台,文章僅反映作者意見,不代表Yahoo奇摩立場 >>> 投稿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