搶救健保大作戰2-1/賠錢貨變金雞母?完美防疫凸顯健保價值

前副總統陳建仁肯定健保在防疫中扮演的重要角色。(福和會提供/Rti影像處理)
前副總統陳建仁肯定健保在防疫中扮演的重要角色。(福和會提供/Rti影像處理)


COVID-19疫情在全球造成重創,但台灣卻防疫有成,成為全球典範。副總統賴清德和前副總統陳建仁兩人25日在出席福和會主辦,醫師公會全聯會與中央廣播電台合辦的「2021健保國是論壇」上,再三肯定了健保在防疫中扮演的重要角色。對於健保虧損連連,賴清德雖然坦承必須改革,但他也強調,健保過去25年來累積的資料,在人工智慧時代中等同於石油,如能善用,結合政府推動的「大健康產業計畫」,必定有助於台灣在智慧醫療及精準醫療領域的發展。

COVID-19疫情發展至今,全球各國深以為苦,隨著變種病毒的發生,部分國家疫情又頻拉警報。但反觀台灣的防疫成果,卻讓各國稱羡不已。為什麼台灣防疫能如此成功,包括了副總統賴清德及前副總統陳建仁在出席「2021健保國是論壇」時都歸功於健保制度。

透過健保系統精準防疫

陳建仁認為, 這波防疫成功除了醫療防疫人員的努力,以及60多萬的居家隔離及檢疫的民眾配合外,最主要就是台灣透過了健保系統,成功地落實了所謂的「精準防疫」。

陳建仁進一步解釋,這種在沒有封城及普篩的情況下,完全透過大數據,資通訊科技及人工智慧,針對個案進行的防疫措施,必須要徹底落實「TOCC」機制,也就是掌握個案相關的旅遊史(Travel history)、職業別(Occupation)、接觸史(Contact history)及群聚史(Cluster),才能及時採取適當的隔離防護及紓困。而當時政府就是在極短的時間內,輸入了5.6億筆的相關資料,透過全台2.8萬多家健保特約機構才建立起這套防疫體系。

陳建仁肯定健保在防疫中扮演的重要角色,包括落實口罩實名制及愈來愈多人願意使用健康護照,都讓所謂的「公民科技」能快速地轉為公共建設。


副總統賴清德(左)與前副總統陳建仁(中)出席「健保國是論壇」為健保未來發展提建言。(曾國華 攝)

對於科技為健保帶來的影響力,賴清德也大為讚賞。他在致辭時指出,跨域用藥及電腦斷層五大影像上傳雲端等新科技的出現,不僅提高了醫療品質,也大幅減少了用藥的浪費。他並以2014年到2020年為例,強調這幾年的重複用藥至少就節省了新台幣 94.5億元,至於2018年到2020年的檢驗費用,每年也減少了至少新台幣10億元。

不僅是省錢和杜絕浪費,對於目前許多檢驗影像及資料都電腦化,陳建仁認為,這是為以後的全人精準健康護照體系鋪路,因為未來的醫療趨勢就是預防重於治療,而透過健康護照的分析,我們很容易就能早期發現病癥,不用進入到後期的治療,那就能省下更多醫療資源。

維持健康也得超前佈署 長期有助健保永續

對此,賴清德舉了國民健康署的數據說,國人目前的餘命超過80歲,但不健康的年數卻長達8.4歲,也就是有十分之一的時間會臥床或須要他人照顧,由此可見,民眾並不重視健康促進,因此他希望未來能在健保體系中,設計一套「健康促進預防制度」,不僅對民眾健康有益,對健保長期發展也有幫助。

儘管健保目前仍虧損連連,但賴清德卻對健保未來發展充滿信心。他強調,在智慧化時代,人類進行第四波工業革命的現在,將大數據、區塊鏈、雲端等科技導入醫療勢在必行。


賴清德對健保未來發展充滿信心。(圖:福和會提供)

台灣健保累積的龐大數據 簡直像石油一樣重要

他認為,過去25年來,健保累積了650億筆的申請資料,23億筆影像數據,這在人工智慧時代根本等同於石油,如能善用,再結合政府,聯合醫界、資訊科技界及生醫界共同推動的「大健康產業」計畫,必定能在智慧智醫療及精準醫療領域取得很好的發展。

陳建仁分析,目前的醫療已從過去的一體適用,進入到所謂的分層醫療,再到現在的精準醫療,這都必須要靠累積的健保資料進行分析才能辦到,因此未來他更樂見公私夥伴聯盟合作, 研發出更多新的醫療模式。

的確,在新科技時代來臨的今天,被視為賠錢貨的健保,能否透過它寶藏般的資料庫翻身,成就更多的醫療服務,考驗才要開始!

延伸閱讀

→助健保長遠發展 賴清德:應導入健康促進預防制度
→疫苗是終結COVID-19最佳妙方 台灣須大幅提升接種率

原始連結

更多中央廣播電臺新聞
搶救健保大作戰2-2/永續健保經營 醫療支出不能浪費也得合理成長
賴清德出席清大校慶 肯定跨領域雙專長學習
旱象未解 賴清德赴法會祈求普降甘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