擺脫負面標籤 「歡迎來到我的腦」失智者以創作呈現多元生活樣貌

隨著高齡化社會的發展,失智者人口日趨增加,截至今(109)年6月預估臺北市失智人口約3萬8千多人,推估臺灣到2060年時,失智症人口將到達85萬人。為了讓民眾對於失智症有正確的認知,由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於即日起規劃了「歡迎來到我的腦:共度一場陪伴失智的創齡旅程」展覽,這是一場橫跨影像、聲音等多元展覽型態,以失智者為展覽的主要創作者主要展覽創作者,一改我們對於失智者所抱持的悲情、弱勢或誇大病態的刻板印象,以「我們都是人,沒有不一樣」為核心,讓社會大眾重新理解與認識失智症患者的生活樣貌。

 

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社區健康組長羅素英指出,目前全國失智者已超過29萬人,國健署結合各縣、市政府、學協會等團體,積極進行失智症防治、失智症識能提升的工作,臺北市是推動失智友善社區的示範縣市之一,讓失智者能夠在社區中獲得有尊嚴、自主的生活,同時照顧者也可以得到支持性的協助。

 

臺北市政府衛生局副局長李碧慧表示,臺灣高齡人口逐年增加,失智症人口亦快速成長,根據衛福部推估值8%計算,臺北市48萬65歲以上長輩中,約有3萬8千多名為失智症者,協助社區中的失智症者,是政府近年重視的議題之一。近年來,臺北市積極運用多元管道推廣失智症防治,透過跨領域合作,在臺北市十二行政區營造失智友善社區,失智友善社區4元素包含友善參與、友善居民、友善環境及友善組織,共同建置社區網絡,以失智症者及照顧者為中心發展友善生活圈,讓他們能在社區內找到資源並使用服務,共同攜手打造對失智症者及家屬尊嚴、安全、自主及平等的失智友善臺北。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總院長黃勝堅表示,北市聯醫的失智整合照護團隊除了長期致力於病患、家屬照顧者的身心健康照護,積極宣導失智症的預防與早期發現,並藉由建構社區網絡,讓社區成為失智者共同的照顧力量。同時他也呼籲醫護團隊站在失智患者及其家屬照顧者的角度發揮同理心,並向其學習該如何互相照顧。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失智症中心劉建良主任說,北市聯醫的失智整合照護團隊與創齡藝術策展團隊、教育場館的合作,凸顯「以人為本,用創意藝術展現失智者的生命價值」,看見失智者生活樣貌,聽見失智者的真實想法,搭起社會大眾和失智者的互動橋梁,結合「失智者」、「照顧者」與「醫事人員」的相互關係做為創作元素,呈現內容跨域、交流跨界、參與跨代的策展核心概念。

 

劉建良說,整體展覽將以〈共視〉、〈共聲〉與〈共融〉為主題,透過攝影之窗,瞭解失智者看待外面世界的獨創視角,也進入失智者的內心世界,「共聲」的聲音藝術,以及失智症患者、照顧者、醫事人員團隊一起創作「共融」內容,藉由三大主題和互動區,展現全新風貌的失智月展覽樣貌。

 

國立臺灣科學教育館長劉火欽表示,科教館以科學生活化作為科普推廣核心,近年來也關注開啟高齡與失智者創造力的創齡議題,共同開啟社會民眾關心失智症展覽議題的新世界。除了本次展覽外,館內也有需多可以與民眾互動的展品,藉由動腦思考、動手操作,刺激大腦、活化大腦,也有助於預防失智症。

 

「歡迎來到我的腦:共度一場陪伴失智的創齡旅程」展覽活動從即日起到10月4日,於國立臺灣科學教育館8樓東南側特展區展出,讓社會大眾從不同的視野認識失智者,建立對失智症的正確認知,進而成為推動失智友善社區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