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支可分解吸管 化工博士拿下蘋果星巴克訂單

塑膠綠商機1(中央社記者潘姿羽台北7日電)海洋生物學家從海龜鼻子緩慢夾出一根長達15公分的吸管,海龜顫顫巍巍、張嘴哀號模樣,讓人怵目驚心。

海洋垃圾問題因2015年流傳的這部影片再度受到全球討論,當海龜因吸管的苦楚悲鳴時,美國咖啡連鎖龍頭星巴克跨海找上了銘安科技,要求代為生產會分解的吸管。

不僅星巴克,連遠在美國白宮的環保紙杯、蘋果公司員工餐廳環保餐具,甚至是澳洲專用的狗便塑膠袋,都是銘安科技產品。成立僅18年,行事向來低調的銘安,近來更讓日商三井物產塑膠、台塑相繼叩門,捧錢來投資,一時在產業界聲名大噪。

為了擴大規模,供應全球大客戶,銘安位於中科虎尾園區、占地5000坪廠房已陸續竣工啟用。走進廠區辦公大樓門口,Minima(極小值)招牌高掛,門口的Q版海龜神情愉悅地正用吸管喝著珍珠奶茶。

化工博士出身,銘安科技董事長黃建銘找出讓微生物可以吃的塑膠解方。他以生物可分解材料製造技術,透過製程,添加可分解材料、提高結晶度,就能製作出各式產品,不論是飲料杯、餐具、微波盒、吸管、麵包袋,甚至太陽眼鏡、BB彈,銘安都可以製作出可完全分解的材質。

「用我們的杯子、用我們的吸管,海龜也能喝珍珠奶茶!」談到被視為銘安吉祥物的海龜用吸管喝珍奶的構想,黃建銘說,餐具可以在一定期限內洗乾淨重複使用,而後才慢慢自然分解;可以分解的吸管,也不會帶給海洋負擔,海龜也不會因為漂流在海洋的垃圾吸管而受苦。

台中無尾巷低調發跡 生分解紙杯歐巴馬也用過

在台灣,許多人並不熟悉銘安科技,但銘安在海外聲譽早已響叮噹,亞馬遜、蘋果、好市多、星巴克、Staples、Huhtamaki、Toray都是指標客戶;甚至Vogue 寄送袋,以及疫情期間,台灣口罩國家隊展現「Taiwan can help」,送往國外口罩的包裝袋也是銘安科技的產品。

有著如此輝煌成績,很難想像,銘安科技竟然是從台中太平鄉的無尾巷發跡,一切的開始都只是黃建銘簡單一個起心動念「我怕學生沒頭路」。

擁有成功大學化工所博士學位,黃建銘有紮實的專業背景,也曾開設橡膠工廠、在多家企業做顧問,以及擔任財團法人塑膠工業技術發展中心主任,實務、應用經驗相當豐富。

他受邀至修平科技大學教書時,有感於知識不能只從書本學習,實務經驗更重要,但談建教合作還得走繁瑣行政流程,怕學生畢業後找不到工作,乾脆「自己開(公司)比較快啦」。

黃建銘沒有縝密的創業計畫書,只靠著一桶金與一股衝勁,於2003年成立銘安科技,一開始四處碰壁,原料被大家嫌貴,過著苦行僧般生活,靠著在其他企業擔任顧問的收入,支撐銘安到世界各地參展,甚至前10年都沒領過公司薪水。

隨著銘安在各大國際展場頻繁「刷存在感」,愈來愈多廠商注意到,這家來自台灣、名為Minima的企業,一點都不微小,甚至悶不吭聲地做著有利地球的大事業。

12年前,統一超商(7-11)抱著履行企業社會責任(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CSR)的想法,在國際包材展尋找合作廠商,「他們以為我們是外國公司,結果一聽,怎麼講台語,他們部長就過來跟我聊了」。

銘安科技接下統一超生物可分解的咖啡提袋的任務,黃建銘說,當時馬來西亞、泰國官員或是外國客戶來台,第一件事情就是到高鐵站的7-11買杯咖啡,「他們看到都好開心,哇你們台灣用可分解的袋子」。

美國辦公用品供應商Staples則是銘安科技在美國首家系統性合作的大客戶,光是餐具、紙杯、透明冷飲杯、杯蓋等簡單品項,就有豐厚收益入帳,巔峰時期一年帶來的營業額可達1.5億元。

黃建銘眉飛色舞、相當得意對中央社採訪團隊表示,銘安相當擅長生物可分解材料,特別會做、特別會變花樣,很多產品都是第一個做出來,全世界最早的生物可分解紙杯就是賣給Staples,銷售至美國白宮、國會山莊,「可惜歐巴馬在喝的時候不能拍照」。

星巴克「海龜鼻孔吸管是我們的」 成銘安低潮轉機

銘安科技生意蒸蒸日上,許多客戶更是跨海來台談合作,但黃建銘沒想到的是,開業以來最大的打擊竟是來自台灣。

「我是愛台灣愛得要死,可是台灣好像不愛我」,黃建銘半開玩笑但話語中難掩悵然,銘安很努力地做生物可分解材料,產製產品都有國際環保認證,沒想到政府推動限塑政策,規定連鎖便利商店不得免費提供生物可分解塑膠袋,銘安為了這突來的政策,一下子流失統一超商的咖啡提袋一年6000萬、7000萬元大單。

屋漏偏逢連夜雨,銘安失去了統一超訂單後,又面臨「一例一休」導致人事成本大增,加上泰國股東增資跳票等衝擊,黃建銘感慨「那時候沒倒算很厲害」,當時因處在低潮時還吃素3個月,盼能度過難關。

所幸環保署並未禁用生物可分解吸管,國內吸管訂單增加,且海龜影片激發全球環保意識,銘安生分解吸管外銷需求量爆炸性成長,一個禮拜的量就超過過去一年的產量,公司營收穩健回升,且愈來愈熱,2019年更是直衝2.7億元。

海龜影片的迴響不止於此,就連美國星巴克也找上門。黃建銘說,當時星巴克主管劈頭一句「海龜鼻孔的吸管是我們的,必須do something」,讓他印象深刻。

星巴克作為全球知名連鎖咖啡品牌,每年塑膠吸管用量驚人,看到塑膠吸管對海洋生態的影響後,星巴克主動承擔共業,遠渡重洋找上銘安,希望用生物可分解吸管,為地球盡一份心力。

黃建銘拿起手上的自家紙杯,介紹著紙杯內層淋膜就是完全可分解材料且經國際認證,不同於傳統紙杯是用低密度PE、無法分解,喝完茶水後,丟在堆肥處理機可以加速分解,「不用一個禮拜就找不到了」。

微生物可以吃的塑膠,可以理解為以碳水化合物的概念替代原來不可分解的塑膠,讓大自然能夠分解;只是分解快慢要看環境,溫度愈高、水分愈足,分解就愈快,但若條件不夠,就好比食物放在冰箱,不太會壞(分解)。

前幾年,海龜鼻孔插入塑膠吸管的影片引爆全球輿論關注海洋垃圾問題,黃建銘直言,如果是銘安生產的生分解吸管,「根本沒機會讓它插在那邊,還沒到海洋就不見了」。

銘安科技從台中巷弄發跡,起初四處租用廠房,導致運輸管理成本墊高,幾年前找到雲林中科虎尾園區的土地後,決定在此興建環保示範廠,希望擴大經濟規模、拉高產能。

此外,2021年至2023年,黃建銘也規劃在加拿大、美國、西班牙、韓國、巴西及拉脫維亞成立合資公司;他說,「只有我們動沒有用,要全世界都動起來」。

一家員工數僅百人左右的公司,卻有著終結塑膠海洋悲劇的夢想,黃建銘笑說,銘安科技品牌名稱取為「Minima」,除了有面對大自然要謙卑的理念,也意味小人物也能有大志向,「唐吉訶德也是小小一個,我們要挑戰不可能的任務」。(編輯:潘羿菁、林淑媛)1100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