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集全球環境變遷與地震數據 中大探測隊將勇闖北極

收集全球環境變遷與地震數據 中大探測隊將勇闖北極

為了探測北極極區冰川消融動態產生的變化,以及研究該區域孕震帶與台灣孕震帶的對比性,在教育部高等教育深耕計畫補助下,由中央大學地球科學院組成陸海空聯合探測隊,包將勇闖北極進行長期研究,可望為全球環境變遷與地震相關研究提供寶貴的數據。(李明朝報導)

位在北極的地震工作站,距離台灣約莫8千公里,這是中大與波蘭哥白尼大學合作案的觀測地點,除了搭機,途中還要搭乘船隻才能抵達,中大這支地震觀測隊會帶著六具地震儀前往。其中,波蘭籍中大兼任助理教授張文和博士1人,會停留1個月時間,進行更多數據蒐集及後續野外工作。

為何選擇北極作為地震探測區域,郭陳澔博士表示,全球面臨暖化議題,北極的冰川消融過程是極為重要的研究課題,在冰川產生裂隙及水體流動時,可經由地震儀來監測活動。此外,探測區域也曾發生六級地震,屬於板塊拉張地帶,台灣則是位於板塊擠壓帶,因此可以做為板塊活動與地震的對比性,希望藉由與波蘭哥白尼大學合作案,能在極區做長期觀測,並建立資料庫,為台灣日後地震與全球變遷相關研究的基底等資料作參考。

北極工作站地點沒有網路,一天只供電6小時,必須自行烹飪,附近還有北極熊出沒,工作環境險惡。但為了台灣,探測隊毫不畏懼,做好行前整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