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完連假回來心情更不美麗? 冒6症狀恐是「假期後憂鬱」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迎接新的一年,不少人都把連續假期當做充電、放鬆的好時機,不過怎麼放完假回來,回歸正常生活、工作或學習時,卻感到情緒不適或備感壓力,當心「假期後憂鬱」已經找上門!董氏基金會就提醒,度假雖會緩解壓力和改善情緒,但正面的影響或許不會持續很長的時間,想要因應假期後的負面情緒,不妨學習一些小技巧。

先前就有研究發現,假期有些好處只發生在原本工作壓力就比較低的人身上,對於在假期前後都有工作壓力的人來說,假期帶來的正面影響可能降低。

值得注意的是,研究進一步發現,儘管假期可能有助於改善情緒、減輕精神壓力和提高生活滿意度,但這些正面的影響可能在回歸日常生活後的一周內就消失,並且可能會在回到家後對於立即恢復工作和日常生活感到壓力,而導致精神壓力再次增加。

台北長庚醫院精神科主治醫師劉嘉逸說,上述研究中所稱的「假期後憂鬱」,指的應該是假期後的「憂鬱心情」或「負面情緒」,而不是「憂鬱症」。「憂鬱心情」是一種「情緒」可以透過自我調適來恢復;「憂鬱症」則是「大腦生病」需尋求專業協助積極介入治療。

劉嘉逸形容,「假期後憂鬱」就如同大家常說的「周一憂鬱(Monday blue)」,休假後回到職場較容易感到壓力,所以會有假期後憂鬱情緒是正常的。他提醒,假期後憂鬱情緒若持續存在,「已超乎一般情緒反應」的程度,自己調適不來且影響生活與工作,輕者可能是「適應障礙」,重者可能是「憂鬱症」,此時應尋求專業協助或治療。

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中心主任葉雅馨指出,「假期後憂鬱」是人們度假後可能經驗到的負面情緒或憂鬱症的術語,其症狀包括:模糊的焦慮感、變得更加煩躁、懷舊、睡眠困難、全身不舒服或不安,上述症狀可能會從假期回來後持續2周,並影響我們在工作、學校或人際關係中的表現。

葉雅馨說,造成每個人假期後憂鬱的原因可能不同,有的人是因為想到又要面對平常那些工作或人際上的壓力,有的人可能是單純玩得太累、有種突然消氣的感覺,而大多數的人在假期前會有所期待,假期後因為已經結束了難免會產生失落感。制定度假後計畫有助於預防「假期後憂鬱」,像是在假期回來和重新開始工作之間留一至兩天的時間來適應、安排正常睡眠時間表、計畫愉快的休閒或社交活動、制定一個好的常規來幫助自己平靜地工作、保持規律運動、練習放鬆技巧例如冥想、腹式呼吸等。

照片來源:示意照/翻攝自Pexels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嬰兒鬧便祕「兩大時間點」 小兒醫教爸媽一一化解免頭痛

餵母乳卡關 她做通乳按摩卻害「腫大兩個罩杯」痛不欲生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