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部建置「飛鼠部落」網 中小學生要學原民科學觀

記者黃朝琴/臺北報導

《原住民族教育法》規定,各級政府對學前教育及12年國教階段的學生,都要提供學習原住民族科學的機會。教育部委託清大團隊建置原住民族科學教育網站「飛鼠部落」,並新增200多個教學模組,更研發「吉娃斯愛科學」的16種族語版繪本,透過生動有趣的故事,讓更多人認識原住民族的科學教育觀。

108課綱走本土化,臺灣原住民的文化與科學,也被納入中小學生學習對象,教育部國教署委託清華大學辦理「發現天生科學家:原住民族文化科學學習實踐與發展十年計畫」,11日舉行第一階段成果發表會。

國教署副署長戴淑芬表示,108課綱強調跨域學習,原住民生活在大自然,體察大自然節氣、雨水及太陽光,讓土壤長出最好植物,呈現跨域的科學,新課綱希望學生可以學到原住民的科學知識。

計畫主持人、清華大學原住民族科學發展中心主任傅麗玉表示,西方科學觀將大自然作為研究對象,臺灣原住民將大自然萬物與人平等看待,面對大自然,原住民是天生科學家,許多觀念值得學習。

傅麗玉舉例,蛇鼠會偷吃穀物,一般人放老鼠藥毒死牠們,原住民則在穀倉放蛇鼠板,防止蛇鼠偷吃穀物,但不殘害其生命,讓牠們活著走掉。

傅麗玉表示,為讓更多人認識原住民族文化和科學,計畫團隊過去1年來,建立原住民科學教育網站「飛鼠部落」、「原住民族文化自然智慧資料庫」,第一期執行成果已公布在「飛鼠部落」網站,各界可多加利用。

傅麗玉指出,團隊還辦理3梯次「12年國教自然科學領域原住民族文化科學教學模組」製作研習班,並新增200個教學模組,還辦理16場「原住民族傳統文化智慧講座」。

除此,更研發原住民族科學教育教材與數位學習內容的《吉娃斯愛科學》16族語版繪本及點讀筆,以說故事方式介紹原住民族的文化與科學,並邀請族語教師為電子繪本翻譯配音,另外還做成點讀紙本,透過點讀筆軟體就能聽族語、英語或華語,不分年齡都能學習,不僅限於原住民。

教育部委託清大團隊建置原住民族科學教育網站「飛鼠部落」,並新增200多個教學模組。(記者黃朝琴攝)

《吉娃斯愛科學》16族語版繪本及點讀筆,以說故事方式介紹原住民族的文化與科學。(記者黃朝琴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