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併再加把勁 高教才有明天

中國時報【林志成╱特稿】 台灣現有158所大學,密度可說世界第一,但高教資源相對被稀釋,每所學校都苦哈哈。藉由整併減少國內大學數量,已是台灣必走的路,《大學法》賦予教育部強制大學合併的權力,教育部應好好使用,否則任由學校慢慢談,台灣高教競爭力將跟著流失。 依前教育部長吳思華的說法,台灣的大學在100所左右比較適合,其他5、60所應該整併或退場。事實上,教育部昨天召開高教審議會,決定讓高教與技職、公校與公校、公校與私校都可以進行合併,以加速減少國內大學數量,提升台灣整體高教實力。 大學整併是相當困難的事,以台大和國北教大來說,兩校談合併已15年,不久前又遇到前校長楊泮池涉入假論文事件,合併案暫時停止,台大決定明年2月選出新校長後,由新校長決定兩校合併案要不要繼續走下去。 至於成大與南藝大的合併案,也在南藝大師生反對下,遇到瓶頸。南藝大全校學生加起來不超過1500人,比起北藝大的3000人少了一半,在少子化及地理因素下,南藝大可說岌岌可危,併入成大是最好的出路。 對於大學整併,教育部現在傾向「由下而上」,也就是由大學自己去談,彼此情投意合了,再進入合併。但由台大及國北教大、成大及南藝大的合併案可以看出,教育部如不介入,大學合併很難成功,台灣要降到僅剩100所大學,可說「遙不可及」。 成大校長蘇慧貞就說,成大與南藝大正加強交流,譬如美學領域,就會請南藝大老師來幫忙,以建立彼此互信,為未來合併鋪路。但她也坦言,如果讓大學自己搞很難有所突破,希望教育部可以適當協助,才能促成合併。 也就是說,大學合併案,教育部若任由大學「由下而上」來形成,那真不知要談到何時才能成功。《大學法》已賦予教育部強制大學合併的權力,教育部應善用,威逼利誘一起使上,提高大學合併意願,數量減少,資源集中,高教才有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