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百萬人避戰竄逃 緬甸遭遇大"難"處
國際焦點聚焦在以哈衝突、俄烏戰爭的同時,飽受戰火摧殘的緬甸難民,也不能被遺忘。有多達2百萬人,持續往邊境逃離,很多人搭船逃往印尼,卻無法靠岸,有難民,甚至累倒在沙灘上,苦苦哀求。
而在緬甸境內的年輕人,則是從大城市逃往東部深山叢林裡,法新社記者實際走訪當地,看到孩子們克難的生活環境,吃的用的都相當簡陋。
用木頭與防水布搭建的臨時教室,看起來相當簡陋,這是緬甸東部克耶邦,境內流離失所孩子們每天上課的地方,到了用餐時間,孩子們得先露天排隊,領取大鍋飯。
難民營志工教師 達意特:「在戰爭中開辦學校是非常危險的,有時 我們在上課,戰機會從上空飛過,軍隊會發射砲彈,我們在空襲期間看到,孩子們的身體會因為害怕而顫抖。」
27歲的志工教師,自己也是難民,自願在當地,與其他人一同設立臨時學校,為72名孩童上課,並提供餐食,她說孩子們的日常生活,都在砲火的聲響中度過。
緬甸境內動盪不安,東部超過10萬人流離失所,數千名年輕人從大城市,逃往克耶邦的森林裡避難,但當地極度缺乏各種資源與防空設備。
難民營委員會成員 科安特:「我們村的大部分房屋,都被空襲和砲彈燒毀和摧毀,村里發生戰鬥造成很多損失,有些家庭可以重建,但大多數家庭無力承擔,我們有臨時防空洞來躲避空襲,但這根本不安全。」
聯合國統計緬甸多達200萬人流離失所,逃離到境外的緬甸人,也淪為人球。黑夜中,一艘載著數百名難民的木船,難民們互相攙扶走回船上,被迫返回大海。當地居民表示,甚至看到有難民倒在沙灘上苦苦哀求,船隻仍然被拒絕靠岸。
當地漁民 阿斯瓦迪:「我們並不是有意拒絕他們,但這裡的環境並不好 設施非常有限,因此政府對於接受難民猶豫不決。」
根據法新社數據,印尼西部亞齊省,過去一周,大約有800名洛興雅人乘坐至少5艘船抵達,其中有些船隻多次遭到拒絕靠岸,儘管最終仍然讓難民下船,但當局表示,印尼並非聯合國難民公約簽署國,已經不堪負荷,無法接受更多難民。
更多 大愛新聞 報導:
緬甸大象村發放太陽能板 入夜不再提心吊膽
緬甸雨季做大水 勃固志工攜手寺廟發放熱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