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創法修法/「鬥不過黃牛」粉絲籲賣票實名制
黃牛票氾濫猖獗,手法多元,且隨黃牛喊價,常見的黃牛票販賣方式有三種,包括事先代購、直接賣票議價及販賣售票軟體,除了在各大賣票、讓票社交平台中發布消息外,更有直接架設賣票網站明碼標價,儘管文創法昨三讀通過,新增黃牛條款,不過粉絲和賣家都認為,如何定義、杜絕黃牛相當困難。
此外,過去常有民眾因臨時有事,不得不在社群平台轉賣藝文表演票券,轉售時往往也會加入手續費、郵寄費用等,以減少損失,未來新法上路後,也讓不少民眾憂心會不會一不小心就當了「黃牛」?對此,文化部說明,最後轉售的價格,可以包括手續費、郵寄費,但總計不能超過票面金額。
熱門演唱會票很難買,常常一開賣就秒殺。熱愛看演唱會的粉絲妹表示,依經驗推算,約五成以上的票早被黃牛買走,各平台都有黃牛講定代買一張票要加價多少,也有的會先搶好票再到網路販售,價格依熱門程度、座位提高三至五成不等。
其次是新興的販售軟體搶票,賣家表示,二○一八年左右,有人開發用機器人程式搶票,且將程式免費放在網路供人下載使用,不過當多數人都有了這套系統,搶票困難現象就又回到原點。
賣家指出,有軟體也不代表一定會用,因而促成網路搶票軟體教學的生意,教到會要一千元以上,再依客戶不同的需求加價。也有人開發周邊服務,讓有搶票需求的人租用虛擬主機,透過設定遠端連結至主機,加快搶票速度。
賣家也說,也有人架設票券交易網站讓黃牛銷售票券,直接標出原價和黃牛票價等資訊,若買方同意購買,網站平台就能抽成。
粉絲表示,消費者很難鬥得過黃牛,希望規定票券採用實名制,並在入場前出示證件核對身分,才能杜絕黃牛現象;或可採用日本演唱會模式,全場票價都是均一價,什麼位置都是靠抽籤決定,缺點就是要加入粉絲後援會才有資格購票,且每年要繳年費,但不能保證在屬意的位子見到偶像,所以沒有最完美的作法,但台灣應該要修正改良。
賣家說,黃牛很難界定,且商機一直存在,他們靠能力和技術牟利,只要買賣雙方接受,不應該限制這麼多。文化部則強調,以電腦程式購票就是以「不正當方式」增加購票速度,形同觸法。
▌延伸推薦:
黃牛如何掃票?30年追星族揭露搶票賣票手法
更多udn報導
找兩家房仲下斡旋全落空 眾人見「關鍵原因」大酸:活該
髮廊價位落差大!他問「會去百元剪髮是哪種人」 網吐真心話
她撿「花生麻糬」放車上忘記丟!一星期後大崩潰:幾百隻怎麼清?
周揚青臉腫嘆「面目全非」 機場過不了臉部辨識被要求報身分證號
看更多相關新聞
文創法修法打黃牛 賣黃牛票重罰50倍
修法有助執法?警:待主管機關強化配套
聯合打擊黃牛 檢舉人可獲2成罰鍰獎勵
打擊黃牛不限藝文 立委將修法擴及運動、醫療等領域
文創法修法通過 黃捷:比《社維法》更有效的法律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