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洛伐克深化與台灣互動 專家:與國內政局變化有關

(德國之聲中文網) 在歐盟本月初公布成員國斯洛伐克將捐贈1萬劑新冠疫苗給台灣,以及斯洛伐克計劃9月派出一個數十人的代表團搭政府專機訪台後,兩國之間的互動與關系也受到各界矚目。

台灣的中央社7月16日報導,9月將出訪台灣的代表團將由該國經濟部次長佳雷克(Karol Galek)領團。該代表團原訂今年5月要訪台,但由於台灣的本土新冠疫情升溫而出訪時程延後。

消息人士告訴中央社,9月訪台代表團的成員包含斯洛伐克跨政府部會的官員與民間企業的代表,層級已是接近官方性質,代表團預計將搭乘斯洛伐克政府專機抵台。此外,斯洛伐克政府則預計7月底與台灣簽署雙邊司法互助協議。

長期關注中國與台灣議題的斯洛伐克智庫「中歐亞洲研究中心」執行長師馬傑 (Matej Simalcik) 在接受德國之聲訪問時表示,過去一年來台灣與斯洛伐克的關系之所以會產生許多轉變,主要是受到斯洛伐克國內政局變化的影響。

自從2020年的國會選舉後,斯洛伐克國內政局產生很大的變化,長期統治該國的親中政黨下台,換成長期身為反對黨的聯合政府上台執政。馬傑指出,新的聯合政府中有多名政治人物與台灣關系良好,他說:「直至去年,斯洛伐克政府並沒有太多意願將與台灣的互動水平提高到政治層面,因為當時的政府更專注於發展與北京的關系。」

但這樣個關系新政府上台後有了改變,馬傑告訴德國之聲,新政府上台後更注重人權與安全等議題,也更願意在人權議題上公開批評中國,並在需要支持的時候聲援台灣。他分析道:「在現任政府未來幾年仍能持續執政的前提下,台灣與斯洛伐克應該能藉此機會深化關系,在不僅是經濟,以及政治領域逐漸發展關系。」

然而,與其他近期也深化跟台灣關系的歐盟國家相比,馬傑認為主張深化與台灣關系的斯洛伐克的政治人物仍會采取比較小心的方式來拓展雙邊關系,因為他們會擔心「徹底惹怒中國」。

專家:對斯洛伐克而言,台灣比中國重要

在雙邊關系仍著重在經濟領域的情況下,馬傑認為台灣與斯洛伐克會在高科技或汽車產業有更深入合作的可能性。他提到,台灣的鴻海在斯洛伐克有一個制造廠,而過去10年來,台灣事實上在所得稅繳納這塊,對斯洛伐克經濟做出的貢獻,比中國還要多。他說:「由於台灣在全球價值鏈中的獨特作用,為了使斯洛伐克的汽車工業繼續蓬勃發展,與汽車產業相關的半導體領域,將是斯洛伐克與台灣未來深化合作很重要的一個領域。」

除了經濟之外,馬傑認為台灣與斯洛伐克也能在非政府組織領域建立更深層的互動,學習彼此在民主轉型丶經濟增長以及應對獨裁威脅方面的經驗。

另一個值得兩國探討深化合作的是教育領域,因為斯洛伐克的中國或中文相關領域的教育長期是由與中國政府相關的組織所提供,台灣可以在中文教育這個領域,為斯洛伐克提供另一個選擇。

當被問到斯洛伐克是否會因為積極深化與台灣的關系,而受到中國經濟制裁時,馬傑指出,斯洛伐克在經濟上仰賴中國的程度與立陶宛十分類似,該國在經濟結構上其實對中國的依賴性並不高。

他告訴德國之聲:「談到投資,斯洛伐克是整個歐盟中,中國投資份額最低的國家之一,而在出口的部分,斯洛伐克對中國的出口產業也算蠻單一的。反觀,台灣已經是斯洛伐克的一個重要經濟伙伴,而它實際上扮演一個比中國還更重要的角色。」

「中國對中東歐國家的影響力是脆弱的」

過去一年,陸續有捷克丶立陶宛與斯洛伐克等中東歐國家公開深化與台灣的關系,這些舉動當然也招來中國政府強烈的批評與否決。馬傑認為,從這些例子可以看出,中國在中歐與東歐各國的影響力,並沒有外界所想像的這麼根深蒂固,因為一旦這些國家出現政權轉移,似乎就會改變這些國家原本親中的外交路線。

他向德國之聲表示:「盡管中國已經成功地掌握了中東歐國家的一些精英政治代表,但其影響力並沒有徹底深入這些國家的政治丶經濟和社會層面。中國的影響力通常都集中於特定領域的政治代表,所以當該國內部政局因選舉產生變化時,原本親中的政策可能因此改變。」

馬傑指出,對其他歐盟國家來說,他們或許能從中國對斯洛伐克等國近期增進與台灣關系一事做出的反應,來考量他們如果也跟進提升與台灣的交流,是否會遭到中國政府的強烈反擊。

他分析道:「盡管北京對歐盟中的大國有更多的影響力,因為他們在經濟結構上可能更依賴中國,但我們應該記得的是,這種依賴性是雙向的。我認為切斷與歐盟國家的經貿關系會是中國政府最後的手段,因為這麼做不僅傷害歐盟國家,也會傷害中國自身的利益。」

© 2021年 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

作者: William Y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