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住民語師資需求 越南最多印尼其次

政府推動「新南向政策」,鼓勵年輕人學習東南亞語言,十二年國教課綱也將新住民語納入本土語言,教育部評估師資需求,越南語佔六十七%,印尼語佔十八%,剩下十五%分佈在其他語言。 預計於民國一○八年上路的十二年國教課綱,將新住民語列入語文領域,其中在國小階段,學生必須從本土語文和新住民語文中任選一種,每週必修一節課。 政府希望東南亞語言能逐漸成為台灣年輕人「第二外語」的選項,尤其是新住民二代,學習母國語言後,未來也可到東南亞服務,成為台商駐點的尖兵。 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組長蔡志明表示,按照新住民二代出生人口評估師資需求,越南語(六十七%)、印尼語(十八%)佔大宗,這兩種語言的師資、教材也已準備多年,較為齊備。 問題在於剩下十五%,包括緬甸、柬埔寨、菲律賓、馬來西亞、泰國等語言,人數分佈分散,估計每所學校可能只有一、二人選擇學習,單校難以開班,必須採跨校共聘,或網路教學、直播共學的方式。目前已在研擬,讓老師固定時間到攝影棚,透過網路和五、六間學校的學生一起上課。 新住民語師資,也以緬甸等5國較缺乏,教育部去年開班培育「教學支援人員」,吸引一三○○人報名,最後八○○人拿到證書,今年還要再開班一次,才能補足師資缺口。 「只要有需求,就一定開班,是我們的原則。」但蔡志明說,新住民第二代不見得想學新住民語,他們的家長可能會覺得,就已經來台灣了,怎麼會想要孩子回到東南亞工作。 政府必須加強宣導,讓年輕一代和家長瞭解東南亞經濟正在起飛,趁早學習、未來機會無窮。 教育部師資培育及藝術教育司長張明文表示,現階段新住民語言師資,都是採「教學支援人員」為主,例如懂新住民語的社區媽媽,或是讓現職教師進修,通過檢定後可以加註專長,未來就可以在小學教新住民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