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仍處高原期 新增39死 疾管署籲:高風險族群快接種
疾管署今(24)日表示,國內新冠疫情延續,雖呈緩降趨勢,惟仍於高原期,且重症及死亡病例數仍多,籲請民眾出入醫療照護機構、搭乘大眾運輸、至人潮擁擠室內場所時自主佩戴口罩,符合疫苗接種資格民眾踴躍接種;出現發燒或呼吸道症狀者建議儘量在家休息,避免不必要外出,外出時記得佩戴口罩,另具重症風險因子的民眾如出現疑似症狀應儘速就醫,以利醫師及早診治並開立抗病毒藥物,降低感染後引發併發症或導致死亡之風險。
疾管署統計,國內新冠肺炎疫情持續緩降,第25週(6/15~6/21)新冠門急診就診計64,176人次,較前一週下降5.5%,惟重症及死亡病例數仍多,處相對高點;6/17~6/23新增117例新冠併發重症本土病例及39例本土死亡病例;今年新冠併發重症本土病例累計991例,其中183例死亡,均以65歲以上長者及具慢性病史者為多,確定及死亡病例未接種JN.1疫苗者均達8成以上,國內目前主流變異株仍為NB.1.8.1。全球新冠病毒陽性率於近期呈上升趨勢,除非洲、西太平洋及東地中海區以外,其餘區域陽性率皆上升,流行變異株轉以NB.1.8.1占比最高,其次為LP.8.1及XFG,其中XFG近期快速增加;歐洲及馬來西亞疫情上升,香港、韓國、日本、越南、美國及加拿大疫情則呈下降趨勢。
疾管署統計,國內新冠JN.1疫苗已累計接種239.7萬人次,目前全國JN.1疫苗接種率9.59%,65歲以上接種率分別為第一劑19.79%、第二劑2.31%,國內疫情仍處相對高點,本土確定及死亡個案均有8成以上未接種JN.1疫苗,呼籲65歲以上長者等3類高風險對象不可輕忽疫情威脅,已接種1劑JN.1疫苗且間隔達2個月(60天)者,應儘速接種第2劑,降低重症或死亡發生風險。另全球陽性率近期呈上升趨勢,而暑假旅遊旺季將至,病毒傳播風險增加,因疫苗接種後約需2週後才會產生抗體,提醒有規劃旅遊且尚未接種之民眾,請儘快接種JN.1疫苗,及早獲得保護力。有關疫苗接種院所及最新防疫政策等訊息,可至疾管署全球資訊網首頁「新冠最新防疫專區」( https://gov.tw/gNG )查閱,或撥打免付費防疫專線1922(0800-001922)洽詢。
(封面圖/取自Pixabay)
更多東森財經新聞報導
其他人也在看

年輕人越來越多得大腸癌…醫點「這食物」禍首:比香腸、培根更危險!一發現常是晚期,5種人大腸鏡必做
衛福部日前公布去年國人死因,癌症已連續43年奪冠,2024年有5萬4032人死於癌症,其中,10大癌症死亡率以結腸、直腸和肛門癌位居第3。胸腔暨重症醫學科醫師黃軒就提醒,「大腸癌,不再是老年人的病了」,以前大家都以為大腸癌是老年人專屬,現在連20幾歲的年輕人也被診斷出大腸癌,而且「一發現常常就是晚期」。 黃軒指出,以前認為吃香腸、培根比較危險,但最新研究顯示,含糖飲料的影響更大,比紅肉、加工食品更危險!
今周刊 ・ 1 天前
50歲女超養生仍便秘!「1習慣」釀禍 醫示警:增加癌變風險
喝水是最強的養生習慣。血液腫瘤科醫師廖繼鼎提到,喝水為健康帶來巨大改變,但卻常被忽略,他曾遇過一名50多歲的女性病患,平時很注重養生,卻出現脹氣與便秘問題,問題出在飲水量,她每天水喝不到500cc,經建議多喝水1個月後,其精神狀況改善。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晚餐加「1拳頭蛋白質」瘦超快!40歲女63→49.5kg實測:吃飽才能瘦得輕鬆
40歲的女性上班族林小姐,身高165公分,減重初期體重63公斤,目標是「回到5字頭」。在工作與家庭兩頭燒的生活節奏下,她嘗試過各種方法,晚餐常常只吃幾口水果,卻總是熬不過宵夜誘惑。
姊妹淘 ・ 6 小時前

香蕉營養又護心!飯前or飯後吃?醫解答:吃錯慘得糖尿病
香蕉營養價值高,但因味道香甜,常被認為高升糖食物。醫師劉博仁表示,香蕉能不能吃、怎麼吃,視個人健康狀。有糖尿病、正在減重者,應吃偏綠或剛轉黃的香蕉。他並建議,健康人及糖尿病患最好在飯後吃,糖分吸收會較平穩,以免導致血糖快速上升,糖尿病風險較高。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糖不是最可怕!糖尿病暴增4000倍 醫曝元凶竟是「這種油」
大家總以為健康的敵人是糖,卻忽略了更可怕的「隱形殺手」精煉植物油。這些油潛藏在外食、零食、甚至家常便飯中,不只讓身體慢性發炎,還可能成為糖尿病、肥胖、失智等疾病背後真正的元凶。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3 天前
確診痊癒感覺怪怪的?恐是「長新冠症候群」 醫列4點要做到
近期新冠疫情再度升溫,許多民眾都紛紛感染,也有不少人在痊癒後卻感覺身體機能出了問題,抱怨身體「怪怪的」。科博特診所院長劉博仁表示,這個現象被稱為「長新冠症候群(Long COVID)」是一種病毒感染後的慢性後遺症,對此,他列出4點可以幫助身體走出長新冠的重點,提醒民眾新冠疫情或許還會持續一段時間,病毒也可能間歇性地出現,但只要我們能從生活、飲食與營養著手,就有機會幫助自己與家人更快從後遺症中恢復。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10 NG行為超傷腎!40歲男背爆痘「腎齡60歲」 戒吃1物大逆轉
痘痘的位置經常能夠反映身體狀況。腎臟科醫師洪永祥近來分享,一名40歲男子前胸與後長滿化膿痘痘,就醫檢查後竟發現腎絲球過濾率只有62分,如同一名60歲老人。深入了解才發現,元凶來自他經常外食、不愛吃蔬果,又愛吃油炸食物。對此,洪永祥也分享了10大傷腎行為,提醒民眾,生活中有多項習慣會加速腎功能衰退,不可不慎。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2 天前
6年不敢出門!280公斤男子靠「這手術」瘦成80公斤
[Newtalk新聞] 一名45歲的吳先生,體重曾飆破280公斤,因畏懼外界眼光長達6年足不出戶,日前在台北慈濟醫院團隊協助下,透過縮胃手術成功減重至80公斤。他出院後笑著說,「終於看到肚子下面的世界」,一語道盡重生的喜悅。醫師提醒,手術並非萬靈丹,術後仍有復胖可能,患者的自我努力至關重要。 吳先生自述,成年後體重長期維持在180公斤,總自嘲是「靈活的胖子」。但10多年前因工作不順,靠著大吃紓解壓力,導致體重失控,最終突破280公斤大關。沉重的身軀與心理壓力,讓他選擇自我封閉,整整6年沒有踏出家門一步,生活陷入停滯。 在家人鼓勵下,吳先生接受台北慈濟醫院減重團隊介入,並透過飲食控制、醫療輔助等方式,目標先行減至150公斤,並進一步接受縮胃手術。術後持續努力控制體重,今年6月已降至80公斤,他在出院時笑說「終於看到肚子下面的世界」。 負責手術的台北慈濟醫院一般外科醫師張健輝表示,吳先生接受手術時體重仍達150公斤左右,身體質量指數(BMI)高達87,麻醉與手術併發症風險極高,對醫療團隊而言是巨大挑戰。 張健輝指出,縮胃手術主要是垂直切除部分胃部,使食物提早進入遠端小腸,刺激飽足荷爾蒙分泌
新頭殼 ・ 1 天前
小鳥化痰粉能護腎 光田醫:常見化痰藥有助延緩腎功能惡化
光田綜合醫院腎臟內科團隊主導的回溯性研究發現,許多家長俗稱的小鳥化痰粉、抗氧化藥物「愛克痰」(乙醯半胱胺酸 N-acetylcysteine, NAC),除了應用於治療感冒之外,竟能輔助治療慢性腎臟病
中廣新聞網 ・ 1 天前
研究:「小鳥化痰粉」助護腎 延緩腎功能惡化
光田綜合醫院腎臟內科團隊進行回溯性研究發現,許多家長俗稱的小鳥藥粉、抗氧化藥物「乙醯半胱胺酸」(N-acetylcysteine, NAC),除了應用於治療感冒,也能輔助治療慢性腎臟病,對減少體內發炎、延緩腎功能惡化並改善腎功能有顯著效果,且副作用相對較少,降低洗腎風險,為慢性腎臟病患者帶來一道曙光
自由時報 ・ 1 天前
失智就像腦衰竭!先找藥物?醫揭「2字」更重要
74歲的心臟外科權威的名醫林芳郁,日前被爆罹患失智症已將近5年,引起外界對失智症的關注。精神科醫師沈政男表示,失智形同腦部的衰竭,若已被醫師診斷為失智症患者,例如阿茲海默症,接下來最重要的並非藥物,而是「照顧」。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半年激瘦7公斤!70歲婦早餐改吃1食物,免挨餓還甩掉脂肪肝!醫師看完狂點頭
早餐到底該怎麼吃才會瘦?別再靠一杯拿鐵+三明治騙自己了!根據《健康2﹒0》報導指出,一位70歲的阿姨原本每天早餐都吃三明治,結果不但體重直線飆升,還被醫師診斷出有脂肪肝。她崩潰以後決定改變,沒想到半年
女人我最大 ・ 4 天前
常染髮害罹膀胱癌?從事「1工作」風險高2倍 60萬人研究曝光
染頭髮真的會導致膀胱癌?醫師劉博仁在臉書粉專「劉博仁營養功能醫學專家」中發布貼文,表示門診遇到一名65歲的退休女老師,因為罹患旁觀癌做內視鏡手術,本來恢復得不錯,但一年後追蹤發現復發,病患因此納悶,「我以前幾乎每兩三個月染一次頭髮,這樣是不是讓我得了癌症?」
鏡報 ・ 8 小時前
癢到快死掉!全台30萬人異位性皮膚炎!台大醫:關鍵在「免疫失調」
全台灣約有30萬名患者深受「異位性皮膚炎」所苦。中重度異位性皮膚炎患者許先生患病20多年,過去因病導致全身又癢又痛,抓到皮膚滿是瘡痍,更因全身急性發炎嚴重住院治療。好不容易申請到精準治療的健保藥物,但給付時間卻僅有一年,讓他最後兩個月時焦慮難安,擔心治療中斷後病情再度失控。所幸,自今(2025)年6月1日起,口服標靶小分子藥物健保給付時間延長至兩年,助患者穩定治療,緩解疾病。(記者:簡浩正)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年輕男挖耳越挖越養!檢查驚見鼓膜長出「小蘑菇」 醫示警1季節注意
綜合陸媒報導,醫生檢查後發現,患者的外耳道和鼓膜表面覆蓋著一層真菌樣的菌絲結痂,且長了很多密密麻麻的「小蘑菇」,形似過期食品上的黴菌,診斷為真菌性外耳道炎。原來,劉男平時有掏耳朵的習慣,不是用棉花棒就是挖耳勺,最近一段時間感覺耳朵特別癢,於是挖得更加頻繁...
CTWANT ・ 21 小時前
台北榮總開打「年輕型失智」新藥 醫曝初期一關鍵!非人人適用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20年來國內首次有針對阿茲海默症的治療失智新藥抵台,各大醫院紛紛開打,台北榮總今(24)日上午也開打院內首針,還是一名年輕型失智患者,年齡僅58歲,目前台北榮總已有約十多名病人等候新藥治療,不過,醫師強調,新藥無法治癒、只能延緩症狀惡化,病人千萬不能抱有不切實際的期待,且接受治療初期的回診十分重要,二週一次,才能監控...
匯流新聞網 ・ 4 小時前
打鼾惹人嫌!美研究不用藥、不花錢「這樣做」有助增加吸入空氣量
打鼾不只影響自己睡眠品質,長期未獲改善也會讓另一半吃不消,不得已可能要分房睡!根據外電報導,美國研究顯示,不用藥的解方有多個。 美國哈佛醫學院的研究指出,不用藥,只要能調整生活型態,例如維持健康
健康2.0 ・ 7 小時前
運動完吸收會更好->要少吃?醫解答!「這時吃」最能增肌減脂
許多人擔心運動完吸收會更好,這時應少吃,醫師蕭捷健表示,錯了!「運動完才是吃的黃金時機。」因為運動會讓身體開啟「脂肪再分配模式」,讓脂肪優先流向「能消耗」的肌肉和心臟,而不是「儲存型」的脂肪細胞。因此,想大吃碳水化合物、甚至脂肪時,運動完都是最不會變胖的時候。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2 小時前
成大醫院領先開打失智症新藥!76歲退休經理成全台首例
[Newtalk新聞] 台灣在失智症治療領域邁向全新里程碑。衛生福利部已核准新一代阿茲海默症抗體藥物「樂意保Leqembi」投入使用,並於全台多家醫院展開施打。6月23日,台南成大醫院順利完成首例注射,成為全台率先開打此藥物的醫學中心之一,標誌著國內失智症照護迎來創新療法的時代。 這款新藥屬於類澱粉蛋白抗體,能夠專門清除大腦內與阿茲海默症病程相關的β-類澱粉蛋白沉積,從而有效延緩神經退化的進程。儘管該藥物目前需自費購買,但它為符合條件、擁有生物標記陽性的輕度患者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治療機會,成為突破性的治療方案。 成大醫院失智症中心主任白明奇醫師表示,成大醫院自一年前便開始為此藥物的施打做準備,積極召開跨部門會議,並設立了完整的臨床評估流程,將神經影像學、生化標記與臨床分期綜合考量。首位施打患者為一名76歲的退休男性工廠經理,屬於極輕度阿茲海默症,經過神經科醫師團隊的全面評估後,他於6月23日完成注射。患者全程順利,未出現不良反應,未來將定期追蹤療效和副作用。 雖然阿茲海默症仍為一種無法根治的漸進性神經退化性疾病,白明奇指出,這款新藥能在初期階段有效延緩記憶及認知功能的衰退,減緩27%至5
新頭殼 ・ 5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