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COVID-19)合併急性呼吸窘迫症候群?對身體影響、病因、治療方式有哪些!

作者/KingNet國家網路醫藥 編譯 資料來源/美國肺臟基金會(ALA)

染疫人數越來越多,中重者案例也隨比例增加,而新冠肺炎主要影響上呼吸道,臨床上也有染疫合併急性呼吸窘迫症候群案例,病程變化速度快,家長有長輩、小朋友者,也記得要時刻注意家人的身體況狀,以免耽誤黃金治療時間!

急性呼吸窘迫症候群 (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簡稱 ARDS) ,當出現急性呼吸窘,會讓人感到痛苦不適,因為呼吸會加速,心跳加快。而且嘗試呼吸時,還會感覺到疼痛。隨著血液中的氧氣濃度下降,指甲和嘴唇會呈現藍色。

急性呼吸窘迫症候群對身體的影響

急性呼吸窘迫症候群早期階段,肺泡中充斥著大量的液體以及滲出液。肺部變小變硬,呼吸變得困難。血中氧氣含量下降,稱為低氧血症。由於身體無足夠的氧氣,導致大腦其他組織因缺氧而受損,導致器官衰竭。

如何診斷急性呼吸窘迫症候群?

首先會進行胸部 X 光檢查,並進行血液檢查以了解缺氧的嚴重程度。當患有心臟病或慢性肺部疾病,在診斷上會增加其困難,這是因為急性呼吸窘迫症候群和心臟病,發病時有相似的症狀。

急性呼吸窘迫症候群由肺損傷引起,7病因包括:

1、敗血症:當免疫系統積極抵抗感染或創傷時,就可能發生。

2、吸入有害物質

3、肺炎

4、頭部、胸部或身體其他部位的創傷

5、輸血

6、胰腺炎

7、溺水

哪些人可能會增加罹患急性呼吸窘迫症候群風險?

一般來說,大部分患有急性呼吸窘迫症候群的人,大多已經因為受傷或生病而住院。增加急性呼吸窘迫症候群的風險,包括:年長者、有抽菸習慣者、酗酒史、本身已有慢性肺病、高風險手術。

急性呼吸窘迫症候群如何治療?

目前還沒有治癒急性呼吸窘迫症候群的方法。治療的重點在保護肺部為主。目標是讓足夠的氧氣進入血液並輸送到全身。

1、呼吸器:急性呼吸窘迫症候群患者通常需要額外供應氧氣。

2、俯臥治療:急性呼吸窘迫症候群患者通常仰臥在床上,運用重量影響,俯臥可增加血流灌及幫助通氣,進而改善血氧。

3、鎮靜劑和藥物:為了緩解呼吸急促和防止躁動,急性呼吸窘迫症候群患者常需要鎮靜劑。不過藥物具有副作用,必須持續監測其風險和益處。

4、流體控制: 臨床上會給予急性呼吸窘迫症候群患者,利尿劑的藥物來增加排尿,從體內清除多餘的液體,防止液體聚積在肺部。

5、體外膜肺氧合(ECMO):又稱“葉克膜體外維生系統”,將體內靜脈血引出體外,流經特殊材質的氧合器靠擴散作用進行氣體交換後,再經人工幫浦將血液注入病人的動脈或靜脈系統,替代部份心肺作用,維持人體組織氧合血的供應。使用此方法可能衍生其他併發症,需經由醫師評估後使用。


推薦閱讀:

護肺6招顧健康遠離肺癌、支氣管炎!專家建議不要抽菸、戴口罩、規律運動

恐怖電子菸!實證證實,恐導致嚴重肺部疾病!


【更多KingNet國家網路醫藥報導】

查看原始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