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化虎頭埤圳頭祭 爭取列市定民俗

新化虎頭埤圳頭祭重新舉行祭典儀式,嘉南農田水利會長楊明風擔任主祭官、新化朝天宮主委許滄淵擔任司儀,祈求風調雨順。(記者李嘉祥攝)
新化虎頭埤圳頭祭重新舉行祭典儀式,嘉南農田水利會長楊明風擔任主祭官、新化朝天宮主委許滄淵擔任司儀,祈求風調雨順。(記者李嘉祥攝)

▲新化虎頭埤圳頭祭重新舉行祭典儀式,嘉南農田水利會長楊明風擔任主祭官、新化朝天宮主委許滄淵擔任司儀,祈求風調雨順。(記者李嘉祥攝)

自民國43年起,延續辦理60多年的臺南市新化虎頭埤圳頭祭祭典儀式,今年重新在虎頭埤水庫壩體重修碑圳頭旁舉行,嘉南農田水利會會長楊明風、立委林宜瑾、市議員陳碧玉、李偉智、林志聰夫人余祝青、觀光旅遊局林國華副局長、文化局文化資產處長林喬彬、新化區長吳金喜、虎頭埤風管所主任陳宏田等人均出席,由楊明風會長擔任主祭官、新化朝天宮主委許滄淵擔任司儀,向神明祭拜、恭讀疏文、祈求風調雨順、國泰民安、四時無災、五穀豐收,儀式進行簡單隆重,富有飲水思源、知恩報本意義。

水利會每年在第一期稻作收割後會配合水利節擇日舉辦圳頭祭,祈求神明保佑能讓當年農作物大豐收,在虎頭埤水庫舉辦已行之有年。

新化朝天宮主任委員許滄淵主委表示,最初是在民國43年開始,由於當年大旱嚴重缺水,地方士紳商議便在朝天宮廟埕設壇請廟內五穀(谷)王即神農大帝「曬日祈雨」,果然應驗,日後為了飲水思源,且虎頭埤水庫更是新化地區五、六百公頃農田的共同水源地,也是創設於清道光21年(1841年)的臺灣第一水庫,民國44年便在虎頭埤水庫進行圳頭祭儀式答謝神恩,也就流傳至今,後續嘉南農田水利會各地工作站也紛紛各自擇日辦理圳頭祭儀式,可說該傳統乃由新化地區開始,於虎頭埤水庫舉辦更有飲水思源意義。

虎頭埤風景區管理所主任陳宏田指出,今年由於已提報申請爭取列入南市重要無形文化資產,文化局文資處特邀請南市民俗及文物審議委員共同到場見證初評,圳頭祭共同辦理單位嘉南農田水利會、新化朝天宮及虎頭埤風景區管理所也都期待能將這項極富意義的虎頭埤圳頭祭儀式早日列入市定文化資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