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南向招生漏洞百出學生全去打工? 潘文忠:影響台灣國際聲譽 教育部嚴厲處置

我國教育環境受到少子化衝擊,為弭平生員缺口,113學年推新型專班擴大境外招生,新南向產學合作專班113學年已核定新型專班123班、2301人。不過,朝野立委皆提醒教育部點出黑工問題。部長潘文忠回應,過去辦理新南向產學攜手專班時,國內學校準備和心態不足,部分學校招生時便宜行事,導致發生幾個嚴重問題,影響台灣國際聲譽,教育部也嚴厲處置。

台灣為解決生員不足,近年來加大國際招生。透過仲介之手,陸續發生康寧大學假讀書真工作、彰化中州科大被踢爆以高額獎學金和高科技實習等宣傳,吸引16名烏干達學生申請來台就讀,後來卻被送到工廠當黑工、黎明科大越南學生因工安意外魂斷異鄉,也遭揭露。相關案件讓校方、仲介業者遭到起訴,教育部也對學校祭出嚴懲。

去年,教育部配合國發會「強化人口及移民政策」推動,在既有「重點產業領域擴大招收僑生港澳學生及外國學生實施計畫」外,再推動「促進國際生來臺及留臺實施計畫」。計畫於歐美國家、新南向國家設置海外基地,由國內大學校院及企業共同擴大海外招生。

祭高額獎金吸納國際人才補生員

國發基金會提供「產學獎助金」與企業提供「生活/實習津貼」的鼓勵措施,擴大吸引優秀國際生來臺就讀與留臺工作,以有效滿足企業人才需求。本計畫預計5年(113至117年)將投入52億元,設置10個海外基地。在本計畫效益的擴散下,「強化人口及移民政策」預計至2030年可招收國際生累計逾32萬人、預計留用人數累計可逾21萬人。

不過,防止非法打工成為重要課題,國民黨立委洪孟楷說,新型專班還規定就業義務,希望不要重現黑工亂象、民主進步黨籍立法委員林宜瑾也提到,過去招收境外生曾出現打黑工等問題,教育部要推新型專班招收國際生,要如何防範仲介黑手、打黑工等問題。

新型專班一個人受到我國政府及企業一年44萬補助,有沒有想過台灣年輕人感受?國民黨立委柯志恩說「我們當然同意招攬所有國際優秀學生,但我們必須面對一個現實,是最優秀的國際學生不會來台灣。最優秀的學生回去歐、美就讀」,「因,此為了吸引多數國際學生,台灣確實要祭出很高的獎助學金。」

赴台讀書多在打工對台生不公平

更何況,柯志恩說,為了這些方案,我國政府還給外籍學生工作簽證,讓台灣變成工作快速通關管道,以學生人數來說,民國104年有馬來西亞1萬2千多人有工作許可到112年發了4萬7千多人工作許可,越南學生則由1千多人成長到1萬5千多人。他們到底是來讀書還是來工作的呢?

曾作為大學教授的柯志恩說,自己已徵詢過不少大學老師、專科老師的教育現場。這些老師提到,不少領有獎金的學生不去上課,在外面打工,若是老師當掉這些學生,這些學生就會轉系。轉系以後,這些學生因失去全額的獎金,更不去上課,一直在外面打工,混畢業留在台灣。

她說,例如寶林茶室案越籍代班廚師,就是畢業留下來的,不少還能拿到四證合一:工作許可、居留簽證、外僑居留證以及重入國許可的就業金卡。柯志恩質問潘文忠,沒有覺得這個證發的太過浮濫嗎?至少應該有門檻限制,過去還曾要求留下來的學生工作薪資必須達到3萬元以上,但現在教育部為了衝人數,已經沒有審查門檻。

國際學生酒駕闖禍沒有管理門檻

更荒唐的是,這些專案外籍學生若是詐騙、酒駕、打架是無法被退學的,柯志恩說,到底納稅人的錢花在刀口上了嗎?台灣人和企業花了納稅錢與企業資本,給他們獎金、生活補助,甚至紀律要求都與台灣學生不同,吸引他們來台灣讀書,人數是達成了,但是對本國學生公平嗎?台灣現已成為東南亞學生的打工天堂,還能有獎助學金,還有發給就業金卡。

潘文忠對此回應,過去辦理新南向產學攜手專班時,國內學校準備和心態不足,部分學校招生時便宜行事,導致發生幾個嚴重問題,影響台灣的國際聲譽,教育部也採取嚴厲處置。

目前教育部已修正相關辦法,要求學校招收境外生不得透過人力仲介,入學通知和相關權利義務都以當地語言來提供給學生,同時也會加強查核和訪視,包括課程規劃、教學安排、校外實習等,而新型專班相關規範也會更加明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