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台幣狂飆引發民怨!央行:匯率無法滿足所有人,升值也不是只有壞處
中央銀行總裁楊金龍19日出席央行理監事聯席會議後記者會。(柯承惠攝)
新台幣匯率在5月初迎來史詩級升值狂潮,不只出口商怨聲載道,部分投資人也被匯損殺得措手不及。中央銀行表示,匯率只有一種價格,無法同時又升又貶,滿足所有參與者或特定產業的期待;央行維持新台幣匯率的動態穩定,促進外匯市場有序運作,以求全民最大福祉。
央行說明,今年以來新台幣匯率波動擴大,主要是因為國際經貿及金融情勢變化較大,尤其4月9日美國宣布暫緩90天實施對等關稅,以及4月11日公布半導體及資通訊產品等20項對等關稅暫時豁免清單,使得客戶積極提前備貨。在此期間,外資匯入資金投資台股,加上廠商因新台幣升值預期心理,增加美元供給所致。
每個人的盤算都不一樣
央行表示,新台幣匯率是由外匯市場供需決定,但外匯市場參與者眾多,出口商希望新台幣貶值,藉此增加收益;進口商與消費者則希望新台幣升值,因為能以相對便宜的新台幣價格購入進口商品及服務。
另一方面,大企業財務資源相對充足,產品競爭力較強,對於匯率波動影響的承受力較佳;中小企業的財務資源及避險能力有限,需要提高產品競爭力,才能降低匯率波動的影響。
台灣競爭力提升 減緩新台幣匯率波動的影響力
央行指出,近期新台幣匯率升幅較大,主要是台灣經濟表現基本面較佳,尤其台灣出口深受國外需求影響,而且近年競爭力提升,減緩新台幣匯率波動對產品競爭力的影響。
回顧2019年至2022年初,新台幣對美元匯率也曾大幅升值,最高升至27.607元,但2020~2022年這3年,我國出口成長率平均值約13.9%,經濟成長率平均值約4.3%,優於其他主要經濟體。
今年5月新台幣匯率升值,台灣出口物價年減7.3%,但AI等應用持續熱絡及客戶端因應美國關稅政策變數提前備貨等國外需求強勁,台灣以新台幣計價的出口金額年增率仍達32.3%。
新台幣升值 對於出口商不是只有單方面的壞處
央行說明,伴隨物流、資訊流等成本的降低,催化全球價值鏈發展,跨國產業專業分工盛行,企業將不同的生產階段活動分散在許多不同國家,以致出口品中,使用愈來愈多自國外進口的中間財。
實證研究發現,進口比重越高的出口商,其匯率變動對出口的影響越小,全球價值鏈的參與,使得匯率升貶對出口的影響弱化。
央行表示,台灣高科技企業全球運籌,力求提升先進製程技術及客戶夥伴關係,以及在全球供應鏈關鍵地位,對出口品價格具有影響力,匯率對出口的影響下降。根據研究顯示,台灣「電腦、電子與光學製品」因為全球價值鏈參與程度高,且具技術領先優勢,以致匯率變動對其出口的影響不明顯。
由於國內資源有限,出口品的生產原料大多仰賴國外進口。台灣農工原料進口占總進口的比重約三分之二,其中半數以上用來投入出口品生產。新台幣匯率升貶,不僅影響出口價格,也同時影響進口成本,兩者會部分抵銷。
對於出口商而言,雖然新台幣升值將導致出口營收或價格競爭力下降,但也讓生產所需的中間財進口成本下降,以及投資所需的資本設備進口成本下降,利弊可部分互抵,而非只有單方面的不利影響。
匯率升貶 企業外幣兌換損益應可部分抵銷
新台幣匯率有升有貶,以一段期間而言,匯率升貶對於企業在不同期間造成的外幣兌換損益,應可部分互抵。
一般產業上市櫃公司的各年外幣兌換損益有正有負,損失(利益)與新台幣對美元升(貶)值的方向一致。
舉例而言,2015~2021年雖有外幣兌換損失新台幣1167億元,但2022~2024年有外幣兌換利益新台幣4749億元,兩者互抵後,近10年合計利益達新台幣3582億元。
以2015~2021年來看,一般產業上市櫃公司營業利益達新台幣14.8兆元,遠遠超過外幣兌換損失的新台幣1167億元,外幣兌換利益對營業利益的比率為−0.8%;近10年合計,外幣兌換利益對營業利益的比率為正數1.4%。
新台幣匯率升值 企業如何應戰?
根據央行與國內主要代表性企業的訪談結果顯示,企業主要採取下列方式因應新台幣升值:
(1)避險
◎自然避險:多數企業的主要外匯避險方式。台灣進、出口主要以美元報價,就個別廠商而言,其營運以同一幣別收、付,從而降低匯兌風險,如銷貨收入以美元計價,同時以美元支付原物料、設備費用等。
◎企業將應收美元帳款或應收應付美元帳款差額,以遠期外匯進行避險。
◎企業如未以遠期外匯避險,則收到美元貨款時,立即在匯市兌換成新台幣,消除匯率風險。
(2)調整產銷模式
◎短期:調高產品售價、降低成本支出、減少承接低毛利訂單。
◎中長期:提高產品附加價值、多角化發展。
央行最後指出,鑑於當前國際經貿及金融情勢具高度不確定性,政府可以協助較無能力避險的中小企業、傳產業,以降低新台幣匯率波動的影響;央行將持續促進外匯市場有序運作,維持新台幣匯率動態穩定。
更多風傳媒報導
看更多相關新聞
超級央行周落幕!新台幣升9.2分收29.529元 周線連2紅
一銀:新台幣升值影響房貸承作空間 以首購優先
央行:近年台灣出口競爭力提升 抵銷匯率波動影響
5月外匯存款驟減逾4千億 年減9.36%、22年最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