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故鄉願景》千歲太鼓隊出師 帶特教生練鼓

八德區白鷺里的千歲太鼓隊「出師」做愛心,帶領特教班學生和關懷據點銀髮長輩練鼓訓練協調力,讓太鼓資源共享。(蔡依珍攝)
八德區白鷺里的千歲太鼓隊「出師」做愛心,帶領特教班學生和關懷據點銀髮長輩練鼓訓練協調力,讓太鼓資源共享。(蔡依珍攝)

八德區白鷺里社區發展協會的「千歲太鼓隊」,10年前由社區內26位、5旬以上居民組成,雖然年過半百,鼓隊成員仍精力旺盛,精湛鼓藝常受邀表演,甚至「出師」做愛心,帶領茄苳國小特教班學生練鼓訓練協調力,雖然1分鐘的歌要練半年,但爺孫們仍樂此不疲。

千歲太鼓隊班長徐菊芳說,為讓社區大家動起來,2015年在社區關懷協會總幹事林素雲籌畫下,延攬全國鼓王爭霸戰常勝冠軍隊老師麥舒婷,來教導擊鼓,因26位成員都50歲以上,因此命名千歲團,不同於一般常見的曲太鼓,他們的純太鼓重視力道,因擊鼓扎實、振奮人心,屢受邀演出。

「學員變成種子教師!」徐菊芳說,2017年千歲太鼓隊受邀至茄苳國小親職教育日表演,校方認為也可讓學生嘗試,開啟千歲團教導特教生的契機,她笑說當老師就要當一面鏡子,得「反手打」,大家學著輪流排班,固定每周一早上到活動中心教學生,中間一度因疫情中斷,今年初才又讓孩子重拾鼓棒。

徐菊芳不諱言,特教生狀況百百種且容易分心,一首歌要分好幾段教,且10分鐘就得休息,千歲團貼心在曲目中增加手伸直、舉高或是隨節奏壓低身子、發出喊聲等延伸動作,訓練學生音感、節奏感的同時也在復健,增加反應力和記憶力,有學生從一開始一定要人攙扶,多年訓練後可以自己行走,讓師長都振奮,成功帶著他們走上舞台更培養出自信心。

茄苳國小特教老師江哲廷說,這學期參加的16人有自閉、腦麻、智能障礙等中重度到極重度的身障學生,「咚咚」的鼓聲能刺激他們專注力,也能加強訓練非慣用手的力道,笑言從一開始的滿場跑,如今已練會一首曲目,甚至主動表達想打鼓,改變有目共睹。

「關懷弱勢也關懷長者!」徐菊芳說,除了特教生,每周二早上也教導關懷據點的近20名長者打太鼓,最年長的都已年過8旬,將社區關懷協會結合學校和鄰里,讓太鼓資源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