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故鄉願景》太平洋臨港廊道 見證花蓮發展
花蓮港承載花蓮人記憶,見證花蓮市街發展,花蓮縣文化局2018年至2020年在文化部支持下,執行「花蓮市太平洋臨港廊道歷史場景再現計畫」,修復周邊包括美崙溪畔日式宿舍群、中廣花蓮電台等,也調查臨港廊道歷史脈絡,藉整合太平洋臨港廊道景點,重現花蓮市發展過程獨特的歷史紋理。
在1939年花蓮港完工前,民眾主要以南濱海岸(現太平洋公園)作為對外聯通出入口,須冒著落水風險透過小船接駁貨物及人上岸,不過當時已逐漸為花蓮市街建構雛形,開港後當地交通產生巨變,花蓮發展重心甚至由南向北移。
文化局文化資產科長黃用斌表示,臨港鐵道軸線見證花蓮市街發展,為保存沿線遺構讓民眾認識花蓮市文化資產,透過文化部「再造歷史現場計畫」推動「花蓮市太平洋臨港廊道歷史場景再現計畫」。
他說,計畫內容以舊鐵道海岸線及臨港線(現為自行車道)所構成的「臨港廊道」,串聯太平洋臨港區域6處文化資產點,其中又以美崙溪畔日式歷史建築群為重點。
美崙溪畔日式歷史建築群包括前身為花蓮港放送局的中廣花蓮電台歷史建築,及前身為日軍宿舍的美崙溪畔日式宿舍群「將軍府」,二者因見證花蓮日據時代發展,對花蓮歷史極具意義。
黃用斌指出,除對美崙溪畔歷史建築群展開調查,也透過修復、活化,以空間導覽呈現臨港廊道時空變遷,並利用彈性交通載具及服務串聯南北各歷史場景導覽路線。
他也提到,臨港廊道歷史現場能再向外延伸至前身為鐵道橋梁的曙光橋、花蓮女中舊校長宿舍、林保署菁華林苑跟山林事業所等自日據時代留下來的建物,雖然現今用途和過去大不相同且場景不復見,但仍希望透過計畫串聯,營造歷史文化廊道氛圍。
曾任花蓮市長的縣議員魏嘉賢坦言,花蓮市面積雖小,卻擁有很多歷史老建築,如百年歷史的花蓮港公學校長宿舍、花蓮女中舊校長宿舍、花蓮高農舊校長宿舍等,建議文化局將花蓮市街營造成活動式的「博物館」,透過散策走讀帶領遊客走入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