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歷史與港台歷史科教育

新歷史運動旨在挑戰傳統的歷史敘事,強調「由下而上」的研究方法,專注於普通民眾的生活經歷、社會階層、性別、種族、宗教等議題。(圖:Daria Nepriakhina ����/Unsplash)
新歷史運動旨在挑戰傳統的歷史敘事,強調「由下而上」的研究方法,專注於普通民眾的生活經歷、社會階層、性別、種族、宗教等議題。(圖:Daria Nepriakhina ����/Unsplash)


「新歷史」(New History、Nouvelle histoire)這一詞彙有英語與法語的起源,英語的起源更早,20世紀初的英國學者James Harvey Robinson等人提出「新歷史」運動;而法語的新歷史運動由Jacques Le Goff和Pierre Nora於1970年代提出,與文化史、表徵史和心態史密切相關,並且提倡「全面歷史」,擴展歷史研究的範疇。與傳統側重政治和偉人歷史的寫作方式不同,新歷史反對以行政文件作為基本史料,強調個人動機和意圖作為歷史事件解釋的做法,並質疑舊有的客觀性信念。

而做為擁有兩門歷史科(中國歷史與世界歷史,下稱中史與世史)的教育體制,香港高中歷史科課程的設定就受新歷史主義所影響,與中史科有不同的走向,當中與台灣的歷史課也有著很不一樣的視角。

以歷史理解當代問題

香港不論中國歷史還是世界歷史科在初中一年級時第一課的內容都一樣是「為什麼要研讀歷史」,而答案一定有「鑑古知今」這個詞語,而這亦是20世紀初James Harvey Robinson等人提出「新歷史」運動的初衷。當時英國的新歷史運動學者主張將歷史學視為理解當代問題的工具,強調歷史研究不應僅限於記錄過去的政治事件和偉人事蹟,而是應著重於歷史對當下社會和政治挑戰的解釋力。這種「新歷史」觀點不僅僅是關注過去的事件,而是試圖通過研究過去來理解現代社會的問題,並對未來提出洞見。

Robinson在他的著作《The New History》(1912)中,批評了傳統的歷史寫作傾向於僅僅列出人物和事件,認為歷史學家應該致力於解釋歷史的意義,從而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當前世界的狀況。這一理念對於推動歷史學與社會科學的融合起到了關鍵作用,特別是在教育領域,Robinson和他的同僚強調歷史不應只是知識的積累,而應該成為一種促進社會進步和改革的工具。

我們可以從香港學制中高中歷史考題了解其考核方向,2010年歐洲史在國際協作中的題目『「聯合國在解決國際糾紛和衝突上,與國際聯盟同樣欠缺成效。」參考直至1980年的史實評論此說能否成立。』國際聯盟由美國總統威爾遜帶頭成立,但美國自己卻沒有真正參與,而之後的戰爭期間各方面的處理都顯示出「凡爾賽和約」未能真正處理好國際糾紛,並在期後爆發二戰。題目以二十世紀上半葉的事例來討論當代聯合國體制的問題,從題目與內容上實踐關注過去的事件,同時理解現代社會的問題,與新歷史運動的主張雖然有100年以上的差距,但其影響卻深遠影響到100年以後香港的高中學生。

新歷史與舊歷史

過去的歷史學會以國家、帝國和上層階級為中心,從傳統的政治和軍事史中展開討論,但新歷史運動就是旨在挑戰傳統的歷史敘事,強調「由下而上」的歷史研究方法,專注於普通民眾的生活經歷、社會階層、性別、種族、宗教等議題,並把歷史學與其他學科作出多元化的結合,如社會學、人類學、經濟學等,以提供更全面的歷史理解,並強調文化史的重要性,研究文化表徵、符號和日常生活中的意識形態如何影響歷史進程。這種方法與傳統的「自上而下」歷史學,即以國王、貴族、戰爭和政治為核心的歷史觀相對立,當中有著修正傳統歷史中的錯誤或偏見作為出發點,尤其是針對殖民史、帝國史和民族史進行重新評估,揭露歷史上的壓迫和不公。

台灣與香港

在台灣的高中歷史科考試中,題目形式通常較為直接,多以短答題或多項選擇題的形式出現,要求學生清晰地列出歷史事件的原因與結果。以「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的遠因與近因」為例,台灣試題可能會要求學生按照課本內容,分別列出遠因(如歐洲國家的軍備競賽、民族主義興起、帝國主義的競爭等)與近因(如薩拉熱窩事件、巴爾幹半島的衝突等);而香港這樣的題目不僅要求學生列出遠因和近因,還需要學生進行深度分析,評估各個因素的相對重要性,並解釋這些因素如何共同作用,導致戰爭的爆發。題目強調歷史事實的記憶與分類,學生只需準確回答各個原因,並解釋其對戰爭爆發的影響,評分標準則側重於學生是否能夠正確地列舉各項歷史事實,這種教學模式鼓勵學生將課本內容系統化,形成較為清晰的歷史知識框架。雖然台灣的考試也要求一定的分析能力,但重點仍然放在對基本事實的掌握上。而香港的歷史教育更加注重評估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和批判性思維,學生的答案不僅需要事實正確,還必須具備清晰的論證邏輯和觀點。這種評量標準反映了香港歷史教育在新歷史運動的影響下,更具備全球視野和批判性思維。

台灣高中歷史科與香港高級程度會考歷史科在課程設計、題目形式和評量標準上各有側重。這種差異反映了兩地在歷史教育中的不同優先事項與文化背景。

台灣的歷史教育重視國族認同與本土意識的培養,而香港則因其特殊的國際化背景,更強調全球視角與歷史事件的多重解釋。在全球化日益加深的今天,兩地歷史教育的不同側重點,也為學生提供了不同的思考方式與視角,但身分與國家地位的不一樣,亦造就了兩地課程選材的不同取向,本土歷史與中國歷史的分野在台灣與香港的歷史教育中形成一個獨特的曖昧空間,而台灣歷史科與新歷史運動的關係就有待未來的改變與進化。

作者》關山月 香港青年。參與反送中運動,目前在台。

原始連結

更多中央廣播電臺新聞
海基會不是「冰宮」 兩岸民眾大小事無所不包
「青年養老」與「延遲退休」的擂臺賽—躺平終將成為一種罪過
香港駐美經貿辦若關閉 將掀骨牌效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