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分析-兩岸引水 莫泛政治化

旺報【(蔡浩祥)】 馬政府時代,兩岸「夏張會」簽定協議後,雙方開始著手三通後的第四通──通水,逐漸邁入「同是一家人,同飲一江水」的歷史新階段,尤其金門水源質、量普遍不佳,待引水工程完工後,可緩解地下水超抽影響金酒生產問題,但面對這樣的好事,實在不宜泛政治化。 誠如大陸國台辦主任張志軍所言,「兩岸供水不會是政治問題」。兩岸官方自去年520政黨輪替以來,官方雖沒有交集,基於「官民有別」原則,陸方在兩岸引水工程上並未叫停,反觀部分綠營民代未考量工程特殊性,要求施工期間不得使用大陸工程機具,工程一度出現延宕。 據了解,當時兩岸為討論水價,議定在陸委會監督下,縣府還與水利局簽署保密條款,按規定範圍內與陸方敲定水價,經多次談判,直至水價談定後才公布,期間一度引起綠營民代質疑黑箱,所幸最終順利談定。 要知道的是,金門礙於水資源匱乏,長年抽取地下水做為民生使用。截至去年,金門每日的地下水超抽量已達1.35萬噸,所造成的鹽化跡象正逐漸衝擊金酒的生產,影響金門各領域發展。 對金門而言,今後兩岸成功引水後,在可調度水源充沛的情況下,自來水廠除了依中央計畫進行地面供水設施的改善,也會開始進行逐步降低地下水抽用比例,讓金門充分調度現有的地下水資源,保持金酒優先使用地下水的情況。 兩岸引水無疑是兩岸關係發展的一座重要里程碑,為了兩岸民生,民進黨政府應該思考的是如何進一步釋出善意,而非動輒以各種政治手段盲目反中,不僅無助於兩岸關係,兩岸也實在沒必要在喝水的事情上大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