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分析-致勝關鍵:星乃珈琲賣的「不只是咖啡」

工商時報【文╱姚舜】 台灣連鎖咖啡產業因超商搶市正面臨轉型十字路口,市場先發老品牌更面臨艱困挑戰,羅多倫和餐餐飲集團不僅未打退堂鼓,更再引進「星乃珈琲」搶市,集團社長星野正則表示,關鍵是:星乃珈琲賣的「不只是咖啡」! 星野正則指出,連鎖咖啡市場已朝兩極化發展,單純只賣咖啡的品牌若開在人流量不夠的商圈,很難在市場立足生存。集團洞悉市場變化後創星乃珈琲,以「介於傳統連鎖咖啡廳與餐廳中間」定位,大幅提高餐食比重,並開發諸如在台灣被稱為「舒芙蕾厚鬆餅」的「窯烤舒芙蕾熱蛋糕」,以及「舒芙蕾歐姆蛋焗飯」之類的獨特商品,開闢藍海成功發展連鎖。 星野正則並表示,為了滿足不同世代與族群外食族需求,羅多倫和餐餐飲集團除以多品牌布局連鎖咖啡市場,並將餐食與咖啡飲料進行不同組合推出新品牌測試市場接受度,「且天天進行中」。截至目前,星乃珈琲是集團將餐食與咖啡飲結合得最成功的品牌。 集團旗下羅多倫咖啡於1991年即進入台灣,並以「35元即可喝一杯好咖啡」訴求,開啟台灣平價連鎖咖先河,其後才有「壹咖啡」、「丹堤咖啡」、「金?咖啡」與「85度C」跟進,帶動台灣平價咖啡連鎖風潮。羅多倫咖啡全盛時在台店數近40家,惟2011年總部收回直營後,迄今在台只剩一家店,發展顯然不如日本輝煌。 對於羅多倫咖啡在台店數持續萎縮,星野正則直言不諱地表示,羅多倫在台犯二次錯,第一次是完全照日本「原版復刻」,沒能「接地氣」。第二次則是「過度在地化」,使品牌特色模糊並失去競爭力。 羅多倫咖啡在日本稱霸並被稱為「日本第一國民咖啡」,到了台灣卻因「水土不服,進退失據」而失守市場。星野正則表示,外來品牌在追求在地化時,「過與不及」都會失敗。他表示,如今羅多倫咖啡第三次挑戰台灣市場卻沒有訂出遠大目標,就是希望小心謹慎,不再犯錯,「因為市場今昔大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