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眼/客家票流動 仍是藍營天下?

國民黨總統參選人侯友宜搶攻客家票。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國民黨總統參選人侯友宜搶攻客家票。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每逢大選,客家票就成為各陣營搶攻目標。過去桃園市、新竹縣、苗栗縣等都被視為「藍大於綠」的選區,客家族群更被視為藍營鐵桿支持者,但經過多次地方及總統選舉,再加上年輕人口增多,客家票源的基本盤早已界線模糊。

早期客家族群大量分布在桃竹苗及南部高雄、屏東等地,國民黨及民進黨在北部及南部各有優勢,因此藍綠在對手票倉設定的目標多半是「少輸為贏」。

但近年情況翻轉,例如二○一四年民進黨提名的鄭文燦當選桃園市長,又在二○一八年連任成功,雖然二○二二年民進黨在桃園失去政權,但經過民進黨執政八年的攪動,且鼓勵外縣市人口移入,整體發展沖淡了過去「南北桃」藩籬,所謂的客家票也不再屬於特定政黨的專利。

近年來,年輕選民大量加入,「選人不選黨」的風氣漸盛,缺乏人才培育,才是各黨的大破口。民進黨長期難以攻下新竹縣及苗栗縣,明顯是很大的隱憂。

二○一八年,民進黨推出新竹縣前縣長鄭永金的兒子鄭朝方參選新竹縣長,對戰國民黨推出的「公務員」楊文科。最後知名度不高的楊文科勝出,但民進黨在客家縣缺乏人才也成為不爭的事實。

二○二○年立委選舉,民進黨在新竹縣又兩席皆敗,這挫敗迫使民進黨思路轉彎,因此二○二二年鄭朝方被建議不再參選縣長,改參選竹北市長,最後順利當選,至少穩住鄭家及民進黨在新竹縣的地位。

民進黨看準了竹北市是全國人口第二多、且人口密度最高的縣轄市,去年拿下後,如今賴清德參選總統,民進黨在新竹縣也有了竹北市當作「施力點」,可協助往外進攻,擴散支持度。

不過,民進黨雖在客家選區試圖突圍,但去年底的縣市長選舉,桃園、竹縣、苗縣仍是國民黨天下;竹市則被民眾黨插旗。隨大選愈來愈激烈,國民黨總統參選人侯友宜已經回防桃竹苗,民眾黨總統參選人柯文哲及鴻海創辦人郭台銘也頻與客家民眾博感情,各方競爭只會更白熱化。就看誰能抓住客家選民的心,讓「硬頸」又不完全受政黨左右的客家票,往自己這邊流動。

【看原文連結】

更多udn報導
華為5G新機晶片哪裡來? 市場猜是這家晶圓代工廠
短裙妹狂風下撐傘被吹飛 360度旋轉狼狽慘摔還走光
因3條件傳被郭台銘找當「最美副總統」 林志玲回應了
月薪3萬!海底撈員工怒「做8天被扣8萬」網看明細反轟:根本你的問題

看更多相關新聞
黃士修:「運鈔車規格」送連署書
批政府不照顧運將 郭台銘:要選做生意的人
2024大選有望藍白合?他斷言「這天」之前會搞定
黃珊珊拋上架聯合政府 藍盼侯提具體勝選方程式
柯文哲不用考慮整合?媒體人曝民眾黨內參民調:操作棄保就足以威脅賴清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