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眼/巴氏鬧劇背後 是長照不足悲歌

三總醫師因一張巴氏量表,引發被毆的暴力事件,但真正問題在外籍看護申請制度上,政府未能將長照家庭實際的需求納入考量,依賴醫師協助評估巴氏量表,當作申請外看的唯一指標,不只讓醫師暴露在毫無保護的第一線,也讓長照家庭在資源不足以全面照料患者的現實情況下,被逼上梁山,成為間接的受害者。

台灣正面臨快速少子化以及快速高齡化的社會,適時提供患者、長者照顧人力是必須面對的迫切課題,如今巴氏量表風波再起,不禁讓人想問,政府該負的責任在哪裡?

巴氏量表爭議已久,過往曾出現許多「巴氏鬧劇」,包括早年家屬為開立量表,必須將行動不便的家人扛到醫院進行評估,後續才有放寬到宅評估開立量表的政策;還有不肖醫師串連仲介公司開立假證明;或病人將自己行動不便證明或巴氏量表,轉讓給其他病人使用;更有人違法偽造巴氏量表,一切作為都是為聘請薪資較低的外籍看護。

許多專家、學者認為,外籍看護需求評估可由長照系統介入,如到宅訪視等,真正了解病人狀況,但政府的腳步是「永遠跟不上需求」,明明問題已經攤在陽光下多年,卻從未被正視。

現在已可預期未來照顧需求將快速增加,此次三總醫師因巴氏量表遭暴力對待,不單是醫療暴力事件,而是結構性問題,政府一句「與長照本質不符」就兩手一攤不願解決,未來難道只能繼續看著醫師為了一張巴氏量表被打、被罵,重複上演「巴氏鬧劇」?

【看原文連結】

更多udn報導
金鐘得主驚傳逝世 友人證實「在家中突然走了」
「5乘8等於40」被老師打錯!新加坡小學題目考倒網友 內行人揭原因
台北恐怖故事?外國人夜晚散步遭怪男緊跟 網秒猜中地點「很有名」
曾健康亮紅燈缺席演出 女星再登台驚見「肋骨根根分明」

看更多相關新聞
巴氏量表是什麼?分數意義為何?哪些人可能用到?
「設天羅地網與民作對」巴氏量表 專家喊廢
照顧評估不應只由醫師做 家總:照專有能力評估
又傳醫療暴力 醫轟恨透巴氏量表
出院轉長照選復能服務比例低 醫護籲適度轉念

【填問卷抽好禮】2023健康生活大調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