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眼/粗暴貼標籤 討論空間都沒了

立委高金素梅昨在立院質詢台美議題,引發陳建仁少見發怒回嗆「不要在那邊講疑美論,大家不會相信」。但這場質詢的重點不是吵架,更應關注兩方對「台灣學人法案」的討論。

高金素梅翻出原文法條,明白直指美國可能派人來台政府部門「工作」;即使如陳建仁所說不是「工作」、僅是見習,難道就沒有國安及洩密問題?試想,「美國派員」若可以,替換成日本、南韓,甚至歐洲來見習,難道台灣也都沒有疑慮嗎?

美國是台灣現在最重要的安全保障,不過,兩國既非邦交,只存在模糊空間的「台灣關係法」,是否要讓「美國學人」如此深入政經機要,當然值得深思。

民主政治中,人民對於政府決策有完全的質疑權利,才能實踐課責。就算政府要強推學人計畫,也應說明必要性、執行方式、甚至我國能有何獲益?不能樣樣推說是為國安外交要保密,最後連啟動時間、答應了沒?要到哪些部會?都在民代詢問下沉默以對。

昨天質詢暴露出,一旦質疑對美政策方向,似乎就會被政府直接說是「疑美論者」,官員的答詢義務和討論空間都沒了。這不正是威權國家最被民主陣營詬病的事情嗎?

民眾懷疑的不是美國,美國為其國家利益考量是天經地義;大家擔心的是,政府有沒有在美國壓力下「自作打算」、決策動機和執行效率是否足以降低風險?只把對外政策簡略二分成疑美派和挺美派,一舉把異議者貼上標籤,壓縮討論空間,才更令人擔心。

【看原文連結】

更多udn報導
侯友宜若選總統 沈富雄點名「他」接新北:民進黨奈何不了
蘋果兩新品突襲開賣! 最快下周到貨
滿足日本鄉民期望 啦啦隊女神林襄東京時裝週火辣走秀
不想婚卻被「保險套」亂了人生規畫…9種避孕法PK,這種失敗率最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