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透視》北京硬中帶軟 我應化危機為轉機

大陸叫停進口台灣鳳梨,台灣內部輿論一方面痛批北京政治打壓,另一方面則指責政府惡化兩岸關係才釀此大禍;但「批評對岸」和「自我檢討」聲音之餘,政府不應一味跟隨理盲情緒聲浪,反該冷靜看待此次鳳梨危機,從對岸釋出的蛛絲馬跡中,化危機為轉機,引導兩岸重回對話軌道,或許正考驗新成軍的國安團隊危機處理與智慧。

大陸日前以「突襲」方式,宣布自3月起暫停從台灣進口鳳梨後,立刻在台灣內部激起千層浪;蔡英文總統先是批評北京政治操作,綠委也紛紛跟進發聲指責中國,至於藍營立場則截然相反,不少人將這次風波歸咎於是蔡政府破壞兩岸關係在先,繼而嘲諷鼓吹全民吃鳳梨的做法,根本沒有對症下藥。

但無論是指責北京打壓抑或批評政府應對不力,其實都是流於情緒性發洩,仇恨、憤怒的言論不只完全無助平息鳳梨風波,甚至可能釀成更多非預期性危機,這是新成軍的國安團隊必須審慎應對的地方。

為避免危機進一步擴大,政府首要之務絕非放任民粹聲浪起舞或是陷入自怨自艾的處境,而應該是理性判斷台灣處境,並分析北京真正意圖,甚至找到其不經意埋下的「善意」。

大陸叫停台灣鳳梨進口前,曾透過《海峽兩岸農產品檢疫檢驗合作協議》發函給農委會;而北京這樣公開證實透過兩岸協議通報我方的作法,在民進黨2016年上任後幾乎很罕見。近期另一明顯例子,則是國台辦發言人馬曉光在2月24日記者會上,正面表達《兩岸醫藥衛生合作協議》仍然在執行。

如果從希望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立場來看,民進黨政府其實不該忽略北京這類「硬中帶軟」的「善意」舉措,不管這樣的善意是中共有意為之還是無心之舉,民進黨政府都應正面看待,主動順勢「接球」,不刻意政治化操作之餘,甚至借力使力,讓兩岸對話出現一絲曙光。

「仇恨使人盲目、憤怒使人失去理智」,出自於知名的經典《基督山恩仇記》一書中,這句話用來照看這次兩岸鳳梨風波,或許可以有不少啟發。政府若能少一點情緒,而是跳脫當前充滿敵意的兩岸氛圍,繼而引導兩岸重回交流正軌,不也正好應證那句老話,「塞翁失馬焉知非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