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藥專責辦公室運行公聽會 邀學者、團體提供意見
癌症已連續42年位居國人十大死因榜首,為了加速新藥審查、提升癌症存活率,衛福部健保署(2023)年底成立健康政策與醫療科技評估中心,也就是俗稱的新藥專責辦公室,今年元旦起正式運作。
過去新藥納入健保給付審查過程可能長達2年,導致部分癌友等不到救命新藥,現在改採藥品平行送審,可望縮短流程在1年內完成,而到今年7月為止已有6案申請平行審查。
健保署副署長龐一鳴說明,「有藥證的這個廠商在向食藥署申請藥證同時,就向健保署申請這個核價,那這樣子我們作業的時間可以不必像原來這樣接續的完成,而是平行來進行。」
健保署表示,另外也參考英國作法,針對病人有緊急醫療需求,卻未完成3期臨床試驗等新藥,評估納入健保暫時性支付,以2年為原則,最長不超過3年,例如肺癌及最新細胞治療產品CAR-T等,希望減輕病友的經濟負擔。
台灣年輕病友協會副理事長劉桓睿回應,「如果可能只有2期的臨床試驗,就讓病人來做使用的話,是不是可能他們就變成這個臨床試驗上面的白老鼠?」
台大臨床藥學研究所所長蕭斐元建議,「我會建議要成立專責的委員小組,如果只仰賴就是CHPTA(新藥辦公室)的人員來說,其實可能在人力上面會相對的吃緊。」
立法院8日上午舉行公聽會,邀請9大公協會、病友團體及專家學者,針對新藥專責辦公室提出具體建議。
健保署強調,新藥專責辦公室短期人力規劃約110人,預計2026年設置行政法人,並擴大招聘各領域人才約300人,以提升醫療科技評估量能。
更多公視新聞網報導
年就醫逾90次人數創近年新高 中年女性求診859次登全台之冠
衛福部新藥辦公室元旦起運作 採平行審查等待時間少一半
健保署設「新藥專責辦公室」 藥審縮短至1年估明年上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