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新里程碑 國研院開發用積木法蓋橋墩

橋墩施工有新技術。國家實驗研究院今天(21日)發表國震中心研發出的「新型仿生積木式預鑄橋墩系統」,藉由「人體脊椎」與「積木堆疊」概念,開發出模組化、輕便、可快速施工,且對環境低衝擊性的新型工法,未來可望成為國內橋梁施工的全新里程碑。 國研院指出,目前最新興建高橋墩的方法是「預鑄節塊橋墩系統」,是事先在預鑄廠中鑄造好一塊一塊的橋墩節塊,運至工地後堆疊起來,成為橋墩,並透過穿越節塊的鋼腱,在橋墩的頂部與底部之間施加強大的「預力」,將節塊夾緊,以節塊之間的摩擦力抵抗地震引致的水平剪力。 由於強大的預力會使橋墩在地震未發生時,就長期承受過大的壓力,國研院國震中心在21日發表「新型仿生積木式預鑄橋墩系統」,藉由「人體脊椎」與「積木堆疊」概念開發。前者是在預鑄節塊下方加裝「鋼製剪力榫」,插入下面一塊節塊上方的凹洞,互相卡住,避免地震力的橫向剪力造成節塊錯動;後者則是製作小尺寸的節塊,像積木一樣堆疊成大尺寸的橋墩,如此預鑄廠僅需製作單一規格的節塊,不但可降低製造成本,也可使節塊的生產更有效率,並降低對於環境的衝擊。國震中心組長宋裕祺說:『(原音)如果發生結構受損,可以根據現場地形跟幾何條件,馬上緊急搬運到現場,組成他所要的形狀跟尺寸。最重要的,它可以降低對施工場域的衝擊,而且它整個可以在工廠預鑄,施工品質可以提升,我們也驗證過這確實比場鑄來得好。』 國研院指出,這項技術已獲得日本、美國與中華民國的發明專利。國震中心未來將把此研究成果編撰成施工準則,並開發相關設計分析程式,以推廣至政府及相關工程顧問公司,讓國內橋梁設計、分析及施工邁入全新的里程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