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債危機超乎想像!郭正亮揭連鎖反應「一路炸到美國」:會是金融末日
據外媒報導,在近期日本超長期國債殖利率大幅上升之際,日本政府正考慮減少超長期國債的發行量,以緩解市場對其財政惡化的疑慮。對此,前立委郭正亮在網路節目《亮子立學》上表示,美日之間具有特別的金融互補結構,但隨著日債殖利率飆升,恐導致日本在美股、美債的資金回流,引起美國金融資產重挫,「日債危機超乎想像,可能會掀起金融市場的末日。」
郭正亮指出,美國和日本在金融上,向來被認為是互補關係,因為日本資金常流向美國,對美有大量順差,且在海外賺的錢也不一定會流回日本,往往是拿去購買美股,日本政府也是美債的最大購買者。日本的國債在國內也相當穩定,殖利率維持在2以下,長期維持著低利率、乃至負利率政策,所以美國往往會需要日圓來當作庇護所。
郭正亮提到,日本在海外的全資產,一般認為在5兆美元以上,但因為日債開始發生危機,所以這樣的美日互補金融循環,在近期發生問題。「美日互補恐怕要結束,一旦美債缺乏流動性成真,而日債也跟進缺乏流動性,帶來的債市危機規模相當驚人。」
郭正亮續指,日本各天期的公債殖利率都往上走,尤其是40年期已經飆到3.5以上、30年期則是接近3,也就是說,日本長債的價格在暴跌,甚至外界認為日本債券市場的流動性,已經低到了雷曼時期。日債如果乏人問津,就意味著殖利率攀升,將造成日本財政更加困難,資金往其他地方走,導致日本經濟缺乏資金、政府財政面臨赤字。
郭正亮表示,日本在45天之內,整個公債市場共損失5000億美元,而日本政府搞了一個13年來最冷清的20年期國債招標,覆蓋率只有2.5,平均中標的價格從0.34飆升到1.14,顯示投資者對日債的需求急劇萎縮。而日本國債市場之所以會冷淡,是因為日本壽險公司目前對長債仍在觀望,過去日本政府都是靠收益率曲線做管理,造成國債市場的波動非常小,使得保險公司失去投標慾望。
郭正亮說,外界擔心日本恐怕成為災難的引爆點,日債的危機超乎想像,可能會掀起金融市場的末日。日本國民在投資上,有相當一部分的資金都往美國跑,導致堆高美股,可是若日債殖利率飆高,讓投資債券有固定收益,近期美股又動盪,投資人就會將投資美股的錢,轉而拿來投注日債。
郭正亮表示,這將導致日圓套利交易的平倉,甚至引起美國金融資產的重挫,美國央行現在也希望日本央行打壓日債殖利率,但日本央行目前越來越不願意去支撐日債價格,因此日債殖利率上升,就聯動到美債的資金回流。
郭正亮認為,以往日本央行藉由撐住日本債券價格,使日債殖利率都在2以下,導致日本資金外流到美國,促成美元跟美股的榮景,但這樣的美日互補結構,恐怕已經不再。
更多風傳媒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