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小行為卻造成蜂窩性組織炎!學會四個方法,焦慮時不再狂咬指甲


【藍若水報導】多數人應該挺認同咬指甲是壞習慣!整形外科醫師朱育瑩曾在《醫師好辣》節目分享一名約20歲的女生,因經常啃咬自己手指,導致手指指甲缺失、新甲形狀不好看,甚至咬出傷口,併發蜂窩性組織炎,沒想到一個小行為竟會導致嚴重後果。此外,含有細菌的口水也會對口腔、腸胃等部位產生不良反應,如果你自己或身邊親友有咬指甲習慣,現在就下定決心戒掉這個習慣吧!

咬指甲原因常與心理有關,還會影響口腔、腸胃、皮膚健康

許多醫學研究指出,通常容易焦慮、無法控制情緒的人會不自覺咬指甲轉移注意,不過咬指甲會怎樣影響健康呢?事實上,看似無害的咬指甲,影響的層面不只是手部美觀問題而已,當指甲接觸到口水中的細菌,可能產生感染相關的風險;此外,持續的咬指甲甚至還可能影響咬合!以下整理幾項關於咬指甲衍伸的問題:

  • 指甲本身:甲溝炎

    皮膚科醫師李承鴻表示,長期咬指甲會造成指甲和甲床無法緊密貼合,而細菌會進一步造成紅腫疼痛等症狀的甲溝與甲周發炎。

  • 口腔問題

    咬指甲會加速牙齒移動、鬆動的問題。恩主公醫院皮膚科主任王綺嫻醫師表示,咬指甲容易弄傷牙齦,影響齒列密合,進一步影響牙齒咬合;此外,指甲帶進去的細菌致使口腔菌量大大增加,也容易引起口腔異味發生。

  • 容易感染、腹瀉

    喬治華盛頓大學皮膚病學副教授亞當.弗里德曼(Adam Friedman)醫師表示,皮膚暴露於外界難免會有細菌附著,但是經常咬指甲助長細菌到體內的機會,尤其是沙門氏菌、大腸桿菌等「腸道細菌」,透過咬指甲的動作,引發腸胃感染。

  • 臉部出現疣

    病毒疣是常見皮膚疾病,主要是接觸傳染,呈現向外凸起的圓頂狀丘疹,且具傳播性,所以想摘掉或碰到疣,但未洗手又去觸碰其他身體部位,也會感染。根據亞當.弗里德曼醫師的說法,若指甲沾染帶菌,又在嘴部周圍移動或觸摸其他位置皮膚時,指尖可能會不小心劃出傷口增加感染機率。

咬指甲如何改善?四招撇步助攻,拒絕咬指甲傷害

戒掉咬指甲不是那麼輕鬆容易的事情,除了探究咬指甲的動機或心理因素外,台北馬偕紀念醫院皮膚科主治醫師林揚志提供幾個方法協助:

  1. 指甲表面塗上橄欖油:

    以往都推薦指甲表面可以塗上帶苦性的物質,可能提高有效率,不過林醫師認為,改塗橄欖油讓指甲光滑,反而讓咬甲癖好的人,不再有咬指甲的刺激感,降低啃咬慾望。

  2. 貼上OK繃:

    貼上OK繃或黏膠帶,當你咬指甲反而會咬到橡皮,口感可能降低你繼續咬指甲的欲望。

  3. 定期修剪指甲:

    未修剪或不平整的指甲都會引起啃咬的念頭,保持短指甲不僅給人清爽整齊的印象,短指甲也很難有機會讓你咬得開心。

  4. 嘗試手工藝或增加手部做事情的需要:

    轉移注意力或減緩焦慮的情緒,增加手部「活動」的時間,就減少咬指甲的頻率。


原文引自:一焦慮就咬指甲容易得甲溝炎!4招幫自己戒掉多年咬指甲習慣

延伸閱讀:


>>立即加入早安健康LINE好友,週週抽​【健康好禮一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