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式宿舍優雅沉靜 百年建築活化再利用
您是不是覺得,在台灣不管走到哪裡,常常見到日式建物?沒錯,全國目前保留了高達254處的日式宿舍,有的翻新成各種用途,有的破損等待整修,到處都是濃濃日式風。有人喜歡、但也有人反思,我們需要留下那麼多的日式舊建物嗎?花費鉅資整修後,如果不能活化運用,終究只是外型美觀、缺乏生命力的建築體。透過鏡頭,帶您走訪兩處修復後的日式宿舍群,藉由成功案例,重新思考保留的意義。
一棟棟日式建築,清幽雅致。清水國小保留日式老師宿舍,整修前,是校園禁地。
清水國小總務主任 童志榮:「沒有人居住的宿舍,基本上已經都是殘破不堪,我們都會警告小朋友說,不可以進來。」
經過整修,轉型為藝文空間及多功能教室,成為全校最美的角落。
「第三棟叫做陽光書屋,來 說一遍 (陽光書屋)。」
清水國小學生 曾愷瑋:「(在這邊)很開心, 可以閱讀 可以讓我學到知識。」
清水國小總務主任 童志榮:「建置好以後,我們其實都有在做充分的使用,也是希望能夠把這個宿舍,能夠一直把它完整地保留下去。」
台中市西區,日式警察宿舍,則是變身為台中文學館,深受居民與遊客歡迎。
台中市文化局科長 許智順:「有結合了台中在地的63個作家,也辦了文化祭,(9年來)帶進了200萬人次,到我們的文學公園跟文學館。」
台中文學館與清水國小,算是修復活化成功案例。但並非所有保留的日式宿舍群,都有妥善運用。
文化部文資局組長 林炳耀:「(民國)87年左右開始,就興起了一片 要保留,這些日式宿舍的聲浪,一批一批的這些日式宿舍,就開始來審議。」
台中市文資處秘書 張儷馨:「考量有沒有歷史 藝術 文化,或科學等價值,看它有沒有稀少性,或者是完整性。」
光是台中市,就有27處日式宿舍登錄保存,全國屬於日式宿舍的有形文化資產,則高達254處。
文史工作者 蔣敏全:「日式建築 ,動輒幾千萬(元)的修復,未來會很糟糕,就政府沒辦法去支應。」
走到哪裡,都是濃濃日式風,地方政府積極爭取經費修復,但後續營運常遭遇困境,成為蚊子館。
民眾 吳女士:「你的經費夠不夠,能不能把它弄得更完善一點,吸引遊客。」
民眾 呂女士:「有辦法結合規畫好的話,應該是很不錯。」
文史學者建議,日式宿舍要有選擇地保留,尤其是單棟建築,無法跟周遭區域結合,必須取捨。
文史工作者 蔣敏全:「在審議過程當中,要考量到未來的活化利用,你不能一窩蜂地,好像都聚焦在建築的樣式。」
從文資法著手,檢討保存策略,才能讓歷史建物真正發揮公共價值。
文史工作者 蔣敏全:「跟當地的產業文化,或是人文特色能夠結合的,那種保留起來 才有故事性。」
日式宿舍見證歷史,但如何平衡保存與實用,是文化政策接續的重要課題。
更多 大愛新聞 報導:
潑水節健檢活動 協助移工掌握健康
安美在楠西 新加坡志工觀摩實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