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前首相安倍晉三遇刺 世界領袖悼念「日本戰後最重要領導人」

安倍晉三
安倍晉三是日本在位時間最長的首相。

日本前首相安倍晉三周五(7月8日)當地時間早上約11時30分在奈良市發表演說期間遇刺,胸部中槍,被送往醫院救治,至下午因失血過多搶救無效去世,終年67歲。

參加救治的醫生在記者會上透露,他被轉移到醫院時,已經沒有任何生命跡象,他應該在遇刺現場心肺就已經停止工作。在他的肩膀上看到子彈造成的傷痕。

日本媒體報道,襲擊者從安倍背部用散彈槍向他開火。路透社引述一名在現場報道安倍演說的日本放送協會記者說,當時他聽見連續兩次聲響。

警方事發後以企圖謀殺罪名,拘捕了一名男子山上徹也。

事發時,安倍正在參加日本參議院選舉的助選活動。

日本現任首相岸田文雄對安倍晉三遇刺表示哀悼,說安倍晉三是自己的「好朋友」,曾「很多時間在一起」,「我從他那裏得到寶貴的建議和支持」。

岸田文雄表示,絶不向暴力低頭屈服,「明天的競選活動將繼續進行」,「我們必須確保安全地進行自由公正的選舉,決不能讓這一暴力事件影響日常的治理」。

BBC新聞在東京的記者加藤優子(Yuko Kato)報道說,日本公眾在安倍晉三在醫院搶救的六個小時中一直擔心會有這樣的結果。整整一天,許多人都在推特上發言:不要暴力,去投票。

日本民眾在安倍晉三遇刺的地方獻花悼念。
日本民眾在安倍晉三遇刺的地方獻花悼念。

「無論人們對安倍晉三有什麼看法,日本現在在悲傷、憤怒和震驚中團結起來。」

日本警方記者發佈會

日本警方舉行記者發佈會,公布了以下情況:

  • 日本前首相安倍晉三周五(7月8日)在奈良助選時遭遇槍擊,因失血過多搶救無效於當地時間17:03去世;

  • 槍手嫌疑人山上徹也,41歲,失業,乘火車到奈良,當場被捕,從他的住處搜出其他幾支自製槍;

  • 日本警方已經成立了由90人組成的調查組;

  • 日本警方表示,嫌疑人承認用自製槍襲擊並相信安倍晉三是「某個特定組織」的成員,而嫌疑人對該組織有仇;

  • 有記者詢問警方在安倍晉三發表助選演說現場的安保情況,警方不願評論,表示在調查進行之際不能揣測誰有錯、誰有責任。

日本連續執政最長的首相

安倍在2005年和2012先後兩次當選日本首相,是日本至今連續執政最長的首相。他在2020年宣佈因健康原因辭職。

他當時因為被指應對新型冠狀病毒疫情不力,在日本國內不斷遭遇批評,其內閣支持率也不斷下降。

安倍是一名堅定的保守派與民族主義者,他執政期間通過激進的「安倍經濟學」經濟政策以期刺激經濟增長。他加強了日本的防衛能力,擴大軍費開支,但未能修改日本憲法第九條禁止因非自衛原因組織軍隊的規定。

他在離任後偶然會談論政治,包括今年三月,他在評論俄烏戰爭的時候,指觸及日本對核子武器的立場,形容日本討論應不應該透過類似北約的共同防衛協定,利用美國的核子武器保護自己是「正常不過」。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mUUo9lxl7EA

安倍晉三在奈良市發表演說期間胸部中槍,失去知覺,頸部流血,心臟停頓,被送往醫院救治。
安倍晉三在奈良市發表演說期間胸部中槍,失去知覺,頸部流血,心臟停頓,被送往醫院救治。

山上徹也:涉嫌刺殺安倍晉三的槍手

兇手被制服
刺殺安倍晉三的嫌疑人山上徹也目前被警方拘押。
安倍晉三遇刺
安倍晉三遇刺現場照片,嫌疑槍手開槍前的瞬間,他身著工裝褲,胸前可見斜挎的背帶

日本媒體在案件發生數小時後確認,槍擊安倍晉三的嫌疑人為41歲的奈良居民山上徹也。

據報道,他是「日本海上自衛隊」的前成員,但日本防衛省尚未證實這一說法。

日本廣播公司 NHK 報道,山上告訴警方他「對安倍不滿,想殺了他」。

嫌疑人已被警方拘留。 目擊者稱,他們看到一名男子手持一把「大槍」,從背後向安倍開了兩槍。

嫌疑人被逮捕時現場拍攝到的照片上可以看到一件看似簡易槍支的東西。

尚不清楚槍手是如何知道安倍將出席競選活動的,因為安倍參加這次活動的安排是在昨晚深夜才確認。

而據日本媒體報道,警方在搜查他住所時發現了疑似爆炸物品。

安倍晉三遇刺
安倍晉三遇刺

「卓越超群國際政治家」

2016年安倍晉三和夫人與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
2016年6月,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在白金漢宮接待到訪的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和夫人。

在日本前首相安倍晉三的死訊被證實後,世界各國領導人紛紛對他表示悼念。

英國女王向日本天皇發出慰問信,對安倍晉三遇刺身亡「感到非常悲痛」。

女王說:「我還記得安倍先生和夫人在2016年訪問英國期間留下的美好回憶。」

「他對日本的摯愛,以及他希望與英國建立更緊密聯繫的願望顯而易見。在此困難時刻,我希望向他的家人和日本人民表達我最深切的同情和哀悼。」

美國總統拜登和前總統奧巴馬對安倍晉三遇刺身亡都表示哀悼。

拜登總統讚揚安倍晉三「是我們國家聯盟和人民友誼的倡導者」。

「作為在職時間最長的日本首相,他對自由和開放的印度-太平洋的願景將持續下去。最重要的是,他深深地關心日本人民,並把他的一生獻給了他們。在他被攻擊的那一刻,他也在從事民主工作。」

前總統奧巴馬讚揚安倍晉三「致力於他所服務的國家,也致力於美國和日本之間的非凡聯盟。」

印度宣佈為安倍晉三去世全國哀悼一天。總理莫迪說,「對我最親愛的朋友安倍晉三的不幸去世感到震驚,悲痛難以言表」。

莫迪形容安倍晉三是一位「卓越超群的國際政治家,一位傑出的領導人,以及一位了不起的管理者」。

莫迪還讚揚安倍晉三:「為了使日本和世界變得更加美好他奉獻了自己的一生。」

俄羅斯總統普京表示這是無法挽回的損失,已經聯繫了安倍晉三的家人表示自己的哀悼,並希望他們節哀。

他說,安倍晉三是一位「傑出的政治家」,「為我們國家之間的睦鄰友好關係的發展做了很多事情」。

法國總統馬克龍在推特上說,「日本失去了一位偉大的首相」,並說安倍「將一生獻給了他的國家,為世界穩定而努力」。

2019年安倍晉三參加七國集團領導人峰會
2019年安倍晉三參加七國集團領導人峰會

美國國務卿布林肯稱讚安倍是一位具有偉大遠見的領導人,將美國和日本之間的關係帶到了「新高度」。

澳大利亞總理阿爾巴尼斯說,安倍晉三是「澳大利亞在世界舞台上最親密的朋友之一」,「在他的領導下,日本成為澳大利亞在亞洲最志同道合的伙伴之一。而他留下的這一遺產今天依然存在。」

澳大利亞前首相阿博特讚揚安倍晉三是「日本戰後最重要的領導人」。

他在推特上寫道:「在安倍的領導下,日本成為當之無愧的西太平洋領先民主國家。」

阿博特補充說:「安倍晉三遇刺對日本、澳大利亞和一個民主國家強大而團結的世界來說是一個可怕的損失。」

英國首相鮑里斯·約翰遜發表簡短聲明,向安倍晉三致敬,並表示英國在「黑暗和悲傷的時刻」與日本人民站在一起。

約翰遜在推文中還寫道,安倍在「充滿未知的新時代展示出的全球領導力將被許多人銘記」。

意大利總理德拉吉讚揚安倍晉三的」創新精神和改革願景「使他成為」近幾十年來日本和國際政治生活的偉大主角「。

台灣總統蔡英文說,」不僅國際社會失去了一位重要的領導人,而且台灣也失去了一位重要的親密朋友「。

新加坡總理李顯龍(Lee Hsien Loong)在臉書上貼文,將槍擊事件描述為「毫無意義的暴力行為」。他還形容安倍是「新加坡的好朋友」。

新西蘭總理傑辛達·阿德恩(Jacinda Ardern)回憶說,安倍是她「成為總理時」遇到的第一批世界領導人之一。她說:「像這樣的事件讓我們所有人感到震驚。」

中國駐日本使館發言人表示:對安倍去世表示哀悼,並向其家屬致以慰問。

日本內閣官房長官松野博一證實,安倍晉三日本時間早上約11時30分受槍擊。
日本內閣官房長官松野博一證實,安倍晉三日本時間早上約11時30分受槍擊。

安倍晉三遇刺

日本內閣官房長官松野博一證實,安倍晉三周五(7月8日)日本時間早上約11時30分受槍擊。他又譴責事件,形容不論動機如何,這種「殘忍的行為都不能被容忍」。

日本放送協會引述目擊者說,事發一刻安倍正在發表演說,一名男子走向他的背面,之後就傳出槍聲。

「第一聲聽起來像玩具槍,他(安倍)沒有倒下,之後就傳出更大的聲響。第二響更明顯,你可以看見火花和冒起的白煙。」

美國駐日本大使伊曼紐爾(Rahm Emanuel)發表聲明,對事件表示震驚,為安倍、他的家庭和日本人民禱告。

https://twitter.com/nhk_news/status/1545268138614431744

安倍與中國

面對迅速崛起的中國,安倍在任期間中日關係歷經幾度起伏。安倍在2006年首次出任首相時的首次對外出訪行程便選定為中國,之後中日關係出現回暖跡象。

而在他2012年再度擔任首相後多次參拜靖國神社,同時鞏固日美同盟,加入時任美國總統奧巴馬(Barack Obama)提出的跨太平洋伙伴協議(TPP),強調對釣魚島(日本稱尖閣諸島)的主權主張,中日關係再度跌入冰點。

在中美經貿關係日益緊張與美國總統特朗普推行偏保護主義貿易政策的背景下,中日關係在2018年實現久違的突破。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在7月8日的記者會上對安倍晉三遇襲表示震驚,但在被問及中國網民在網上的種種幸災樂禍評論時表示「不予置評」,並說「這一突發事件不應同中日關係關聯起來。」

2021年4月,辭任日本首相後的安倍晉三曾在其多個社交媒體平台上為台灣鳳梨做宣傳,寫道「今天的甜點是鳳梨。它看起來如此美味」。

https://twitter.com/AbeShinzo/status/1387227856611069952/

在此之前的2月26日,中國海關總署發出通知從3月開始暫停進口台灣菠蘿(鳳梨),表示在台灣菠蘿中截獲檢疫性有害生物,但台灣表示2020年銷往中國的鳳梨合格率達99.79%,中國單方面暫停輸入明顯並非貿易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