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名醫的簡單生死學:思考死亡才能自在享「壽」


【早安健康/川嶋朗(東京女子醫科大學附屬青山自然醫療研究所診療中心所長)】從這裡開始——接受重要的人離我們而去的事實

為了解決現代醫療的矛盾、為了讓每個人都擁有豐富的人生,大家先要明白思考生與死的問題是一件重要的事。話雖如此,但日常生活中,能夠讓我們思考死亡的事物說不定是零。正因為每個人的終點都是死亡,所以趁著心智健康的時候,找機會想一想死亡問題,絕對有必要。

唯有意識到死亡的存在,才能意識到壽命有終結的一天。

能夠意識到壽命有終點,才能體認到活著的時間有限。一想到自己的生命有限,就會思索哪些事是今生想要完成的? 從而體會出健康的重要性,並且認真琢磨自己與醫療的關係,因為只有身體健康,才能有效地運用有限的時間,做自己想做的事。能夠主動關心醫療的人,自然會留意自身的健康,心態上也會期盼得到更妥善的醫療。

每個人都應該設定一年一度「思考死亡日」

為了意識到死亡的存在,大家不妨一年挑一天來思考死亡,比方說我們的生日就可以拿來當做「思考死亡日」(thinking of death day)。

演藝界的重量級作家永六輔先生過了花甲之年後,每年都會思考兩個問題:「一直到臨死前,自己想做的事」以及「如果死了,希望別人為自己做的事」,並把答案寫成筆記,然後定期在每年的正月新年更新、修訂一次,當做是「正月的遊戲」。我們最好能夠從年輕時就開始描繪自己的「死後願望」,而且是盡可能具體地描繪。

要三十幾歲的人思考自己還有多少餘命,可能很遙遠、很難想像。不過,如果讀者有年幼子女的話,不妨先假設自己活到子女長大成人為止。有機會就和子女聊一聊自己對人生的看法、對死亡的想法,試著啟蒙孩子們的死亡教育。

四十歲以後面對死亡,會不會轉換思維呢?下一頁繼續看


人來到了四十幾歲,對死亡應該比較有知覺吧。來自家庭、工作等種種的壓力,使得四十幾歲素有「癌症年齡層」之稱。若是女性的話,還得面臨更年期的問題。

和以往大不相同的是,四十幾歲同時是各器官功能下降、出現各種不適症狀的時期。從這時候開始,凡是和同事、昔日好友飲酒聚會的場合,只要講到生病的話題,每個人都會講得口沫橫飛、欲罷不能。也是從這個年紀開始,有越來越多的人加入例行健檢、保養身體的行列。偶爾還會有「為了子女,活到幾歲比較好」的念頭掠過腦海,不是嗎?

打個比方,當我們做完了健康檢查,如果醫生建議做進一步檢查時,我們可能會開始胡思亂想:「萬一真的病倒了,家裡要怎麼辦?」

因為這樣的插曲,讓我們在精密檢查結果出爐前,每天過著擔心受怕的日子,實在很划不來。何不利用時間想想,萬一自己不在人世的話,家人究竟會如何活下去。

試著想像如果自己死了,「妻子和小孩往後的人生要怎麼過?」、「房貸該怎麼處理?」、「學費有著落嗎?」、「已經有壽險了,應該過得去吧?」、「遺屬年金會直接從公司匯進戶頭,生活應該沒問題吧?」

每年接受健康檢查的時候,其實是「演繹死亡的大好機會」,每年想像一次死亡,每年更新一次。在生日當天做健康檢查是個不錯的選項,這樣一來,生日就是我們一年一度的「思考死亡日」。我們還可以再更進一步,譬如把誕生月當成反思月,想想自己的人生、家人的人生以及人生中的一切一切。

「為了你,我還要再活幾年比較好?」這是一個值得夫妻倆一起思考的題目。當你聽到太太毫不猶豫地說:「隨時可以走。」可能會大受打擊吧(笑)。

反過來假設,萬一妻子先離開的話,留下來的丈夫和子女該怎麼辦呢? 做丈夫的有辦法父代母職,把家裡和孩子照顧好嗎?

保單、儲金簿、印鑑等重要的物品,收藏在哪兒? 鍋碗瓢盆、鹽和醬油放在哪裡?找得到襪子、內衣褲替換嗎? 家中所有東西的擺放位置都一清二楚嗎? 恐怕都不太清楚吧。即使是瑣碎如擺放位置等小事,也應該在平常就拿出來聊一聊。

以我為例,母親走了以後,父親完全不知道什麼東西放在什麼地方,為了找東西,著實花了好多力氣。所以,身為一家之主的人也不妨想想,萬一家中的女主人突然離開人世,自己該怎麼辦。

除了伴侶以外,下一頁談談關於父母親的問題


四十歲以後,也要認真考慮父母親的問題。

因為當我們來到四十幾歲時,父母的人生也所剩無幾了,確實是到了必須面對與思考的時候。將來「要陪在身邊照顧父母? 還是為他們做其他安排?」、「要繼承還是拋棄繼承?」相關的問題都應該提出來討論。

我有一位二十多歲的女性病人,因為壓力過大,得了潰瘍性大腸炎。她的壓力來自父母,因為父母希望她盡早結婚,才符合理想人生的規劃。雖然女病人還很年輕,但在少子化的今天,獨生子女隨著年齡的增長,有些人必須負起照顧雙親的責任。

另一方面,為人父母者也要體認到自己並沒有恣意任性的權利。當子女一步步接近適婚年齡、籌組自己的家庭時,就要開始思考如何度過自己的餘生。

我們可能要事先預想的問題,包括「在能夠自立生活、不必麻煩孩子的前提下,自己打算有幾年的健康壽命呢?」、「萬一真的需要子女照顧時,我們希望自己的身體和心智還能維持何種程度的健康呢?」、「子女的經濟狀況和環境是不是允許他們照顧我們?」

一個人大概從六十歲開始,腦海會不經意地浮現「老後」、「餘生」之類的字眼。對做父母的人來說,也要到這個年紀才會對上述的問題有切身的感受和想法。從前的人活到六十歲,大多已經垂垂老矣,現代人則大不相同,所以,現代人把六十歲定位為另一個新人生的起點、轉捩點。如果我們將思考死亡日定在六十歲生日那一天,或許是個不錯的決定。

試著想一想,過完六十歲生日以後,還希望自己活幾年呢?

你考慮過自己希望活到幾歲嗎?下一頁看醫生的享「壽」生死觀


人到了六十歲的年紀,兒女成家立業了,自己也剛好位在人生的頂點。當然,現在過了六五歲、七十歲仍然活躍在工作崗位上的人也很多,不過,越過了六十歲,人生的下坡期也就開始了。之前一直以攻頂為目標,拚命往上爬,此後將不同以往,接下來將是一段隨心所欲、悠然度日的幸福時光。我們可以隨時停下腳步,觀賞沿路的風景,生活完全以自己的步調為主。

該如何運用這麼珍貴的時間? 只要想到這一點,就令人感到樂趣無窮。當我們心裡琢磨該如何安排人生的下半場時,就會體認到健康才是本錢,因為只有身心健康,才有機會做自己想做的事。

舉個例子來說。假設一個現年六十歲的人,他的壽命目標是八十歲,那麼,他還有二○年的餘命。他應該考慮做健康檢查,藉此檢視目前的身體狀態,然後列出該保持以及該戒除的清單,讓自己未來的二○年都能夠健康度過。這分清單可以和醫生一起商量討論,願意在這種時候助我們一臂之力的醫生,才是真正的好醫生,值得我們親近往來。

為了樂活餘生,在展開為期二○年的健康計畫時,我們可以和社會的尺度比對一下,看看二○年的時間長度究竟有多少分量。譬如公司的二○年計畫、施政的二○年大計,到底要完成幾個目標? 另外,說到二○年,剛好是呱呱墜地的嬰兒長成成年人所需的時間。我們也可以從這個角度切入思考。

我們在這段期間能做什麼? 想做什麼? 一邊想像,一邊做時間分配,最好還要擴大各種想像。如果把二○年的歲月換算成天數,餘命就只剩下七三○○多天。換算成天數的做法,或許更能讓我們體認到一天一天的可貴。

的確,沒有人知道什麼時候會發生什麼不測的意外,只要還活在世上,人生就可能出現各式各樣的變化。我們可能會對新事物產生興趣,也可能遇見新朋友和新鮮事。總之,每年都應該檢視自己的生活環境和身體狀態,然後替自己的人生藍圖做一次更新。

【延伸閱讀】

本文摘自《輕鬆自在走好最後一哩路》/川嶋朗(東京女子醫科大學附屬青山自然醫療研究所診療中心所長)/新自然主義